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系”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在日常工作中也是经常被提及的词,但其实也非常容易被误解和忽略,甚至被其所累,引起管理混乱。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对体系的认知模糊,从而造成体系构建的缺失或混乱。本文将用简单的语言对“体系”及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作一个阐述。

首先要认知的是“系统”与“体系”的关系。我们经常对这两个词不加区分和识别。比如“质量管理体系”是系统还是体系呢?我这里把它定义为系统。为什么呢?从整个组织来讲,管理一定是就一个体系,其他的只能是“子体系”,也就是“系统”。讲道理也许不太好懂,那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的管理提升是怎么做的?就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很多管理干部,包括有中高层干部做过沟通,最后总结为:缺什么补什么,强化什么,导入什么。感觉非常对,也应该这样做,但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管理工具越来越多,比如:安全、质量、设备、5S、可视化、六西格玛等,而且自成体系,谁都重要。于是基层越来越忙、越来越累,然后就开始应付、对付,“忙、盲、茫、瞒”现象非常严重。于是在很多组织内有了一种认知:这些管理工具非常好,而且构建时也很科学,但具体到我这功能就打大折扣。这其实就是体系与系统的认知模糊,错误把系统当成了体系。

第二个认知就是系统永远小于体系、体系是唯一的,一个组织就只有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永远在持续改善的道路上,甚至可以颠覆它,但不能去添加,否则就会混乱。作为一个管理者,不管外面是如何定义的,你的内心永远要清晰体系是唯一的,别被一些夸大的系统所误导。

第三个认知就是体系有包容性和变异性。包容性是体系能包容各种系统,并将系统有机整合,从而梳理出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找准核心管理抓手,以核心抓手为中心,形成主线清晰、层次分明、关联节点科学的运转模式等,确保管理有序。体系的变异性,也可以说是差异性,就是组织的体系在落地到下级组织时,需要依据自身管理业务的特点,对体系内的各系统进行关系重构,确保适合性,而这种适合性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的几点认知,基本上体现了体系的重要性,这里做一个小总结,即没有体系将造成:主线不清、重点不明、抓手不准、自我为主、各自为战;最终造成运转混乱的现象。

管理是一门非常有哲理的工作,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真正认知到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心中永远有“体系”的概念,一定要认知单一主题的管理构建只是在构建某一领域的系统,虽然它也留出了和其他主题的接口,但缺失整体体系的指导,系统运转中会越来越混乱。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认知就解读到这里,下一篇将简单解读体系的构建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