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需要作出很多选择,有的选择会对其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在国共战争期间,国民党将领们就面临着选择,究竟是弃暗投明还是负隅顽抗?国民党内部十分腐败,官僚主义盛行,在政治理念上更是与共产党背道而驰。很多国民党将领在深入了解了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后,都选择弃暗投明。他们的选择让中国更早解放,也为自己赢得了光明的后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并非所有的国民党将领都有这样的觉悟和魄力,尤其是那些资历深的老将。也许他们最初加入国民党的时候也有雄心壮志,也曾志得意满,即便后来的发展与他们预期不符,他们也无法立刻舍弃曾经的信仰。很多国民党将领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始终犹豫不决,错过了良机,最后只能离开大陆。

熊笑三是国军著名将领,他所带领的第五军是国民党组织的王牌部队,这是当时的第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抗日战争期间,这支部队在熊笑三的带领下,立下了无数战功。当年的昆仑一战,日军装备十分精良,但这支部队却用强大的火力压制住敌军,之后日军甚至一步都不敢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笑三是湖南长沙人,其父亲是熊瑾玎,他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他的父亲就是我们军中著名的“红色管家”。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下产生从军的想法,长大之后进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六期的学生,毕业之后和大部分学生一样,直接加入了国民党。因为在抗战期间立功无数,他被升任为陆军中将。

1938年10月,国民党第五军成立,这是国民党内部的第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是为了抵抗日军而成立的,他被任命为这支部队的团长。从日军入侵中国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梦想着将日军赶出中国,进入了第五军之后他日日整顿部队,随时准备与日军作战。昆仑战役爆发后,他第一时间带着部队加入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当时带领的部队虽然是新编部队,但在他的带领下却勇猛异常,遇上日军便奋力拼杀,团长熊笑三更是身先士卒,每次作战都奋不顾身。打到后面双方都已经弹尽粮绝,只能拼白刃。他丝毫不惧,带着底下的士兵们拿着大刀就朝着鬼子冲过去,早被打得神志不清的鬼子们见到这阵仗都被吓得屁滚尿流,连还击的勇气也没有。之后他又奔赴缅甸战场与日军作战,作战同样十分勇猛,每次与他对阵的日军一听见他的名字就腿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瑾玎

在众多将士的努力之下,日军最终被赶出了中国,但之后的中国依旧不太平,国共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解放战争期间他为国民党作战,因为战功卓越,所以职位也水涨船高,最后成为了第五军的军长。而第五军的规模也得到了提升,兵力扩充了几倍。他资历深有战功,在国民党内部地位很高,深受老蒋信任。

其父亲熊瑾玎多次规劝他,让他趁早加入共产党,但他一直没有松口同意。其实他本人也欣赏我党的执政理念,而且早就厌倦了国民党内部的明争暗斗。但他毕竟在国军体制内待了很多年,也始终无法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所以他最终还是没有加入共产党。不过他内心的天平已经悄悄偏移,之后为国军作战便没有那么卖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战役期间,他没有和大部分将领一样起义投降,但作战也没有从前那么勇猛。按照他以前的风格,在战场上若不是弹尽粮绝他是不可能撤退的。但淮海战役失败之后,他却独自消失了。此前他就对自己的部下说过,若是自己单独行动的话是能够离开包围圈的,但并没有告诉对方自己具体要怎么逃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杜聿明与邱清泉商量着如何突围的时候,军长熊笑三却神秘消失了,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脱离包围圈的。最后他随蒋介石去了台湾,但之后就很少传出消息。他虽然依旧在国民政府任职,不过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