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不少的电动三轮车“倒闭”、“跑路”、“破产”、“业绩下滑”、“亏损”等消息动摇人心。今年,严查上路,各地禁行风更是将电动三轮车推上了风口浪尖。转眼间车企关门过半,存活企业多数下滑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电动三轮车的大好光景。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有的企业不惜以“保本”姿态出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工厂倒闭风险。如今,各地都在如火如荼进行三轮车禁行

目前,只有少数电动三轮车企业的很少车型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据经销商反映,涉及的电动三轮车厂家大多不愿召回车辆,必然将导致大部分的相关经销商关门。那么对于电动车经销商而言,其该如何实现突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线城市的北京和广州的管理措施来看,都允许特定电动三轮车一定范围、一定程度有限制地通行出台相关新规,鼓励电动三轮车上牌上路,设置过渡期,规范化管理,而不是一禁了之。因此,经销商们不必过分恐慌,这股整顿风,是淘汰不合规的电动三轮车,能上牌的电动三轮品牌将迎爆发式增长。

不过,对经销商而言,三轮车已经受到严管,这已成事实。现在仍将加快转型步伐,争取在这个过渡期实现更大的突破。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追求利益,而忽视品牌的重要性。因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没有资质的电动三轮车品牌将面临禁行的风险。所以,经销商需要谨慎选择可以上牌的品牌。

总之,以目前电动三轮车行业严管的态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更多地方加大无牌三轮车的管理,而行业也将更加规范。

关注:世能和!了解更多电池修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