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人类活动减少,野生动物是不是就会过得更好?有的地方动物在街上撒欢,但从非洲来看,事实或许正相反:在这里,盗猎变得更加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非洲一些国家从3月底开始施行“封城”,但随后人们发现——濒危动物被猎杀的情况正极速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Quartz

封城之后,南非至少有9头犀牛被猎杀

博茨瓦纳,有6头犀牛丧生

尼泊尔,有1头大象和3头恒河鳄死亡

柬埔寨,3只大鹮(Thaumatibis gigantea)在 4 月 9 日这一天被毒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林员正在处理死去的大鹮/WCS

这是一种极度濒危的鸟类,基本只生存于柬埔寨,数量不足 300 只。也就是说,当这 3 只大鹮被杀死时,这个物种的数量也损失了 1%。

——这些仅仅是被发现的部分,或许还有更多的盗猎不为我们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Rhino911

参与犀牛救援的非营利性组织“Rhino911”表示,在南非宣布封锁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关于犀牛盗猎的消息。有时候,他们能将失去了母亲的犀牛幼崽救回来;但有时候,当他们找到被割掉角的犀牛时,犀牛已经不行了。

*图片显示的是这个组织救助了一头11个月大的犀牛幼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Siphiwe Sibeko/Reuters

为什么盗猎在疫情期间会增加呢?

一方面,疫情减少了当地人的收入。一些人可能会重新拿起猎枪,或者是为了得到食物,或者是通过非法销售赚钱。

另一方面,许多动物园和保护区几乎没有了游客,也让动物保护难上加难。游客在保护区内游览时,无形之中也是一种监督,让盗猎者无从下手;而没有了游客,保护区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来巡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VETPAW

更糟糕的是,没有游客也就没有了钱。民间的动物保护组织十分依赖于旅游业的收入,但现在,他们已经不得不辞去一些工作人员。这也意味着,能够参与反盗猎、保护动物的人更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年的6月~10月是非洲的旅游旺季。但这个夏天,非洲大陆上的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能够迎来游客、迎来转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