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没正正规规写评测了,这算是2020年的头一遭了,嘿嘿。

水冷已经热闹了好几年,现在格局基本已定,高端的贼船,恩杰,败家国度之类,入门的除了品牌厂商,各类妖魔鬼怪都可以贴牌销售,反倒是风冷这边沉寂了许久。不过今年风冷这边突然热闹起来了,利民开始回归(牌子当然还是那个牌子,其他的就不多说了),突然又冲出个雅浚,扰的市场风起云涌。

品牌故事不多说了,多了我也不知道就不瞎说了,我们来说正题。百元风冷一般都是散热器最热门的级别,再下面都是非常入门级,有的甚至不如AMD原装的棱镜,再高的话那就跨度有点大了,所以百元风冷也是众多厂商比较在意的走量散热器之一,什么九州的反人类400,安钛克的铜虎,酷妈的T400,利民的AS120等等一众产品。

对,今天评测的就是玄冰400的高级版本,玄冰400双刃。

  • 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盒弃用了原先的玄冰400的蓝白风格,采用了自家更高端的GamerStorm灰绿色风格,看上去高大上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出散热器,样子是不是很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散后的所有配件,比较可惜的是虽然有了双风扇,但是并没有提供二合一风扇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顶盖的散热器颜值确实要提高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色塑料顶盖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虽然不含任何发光件),还保护了双手,避免滴血认主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器四视图,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是不是感觉只是增加了顶盖了和出风风扇?其实并不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视角,官称高度为157.5mm个头还是不小,鳍片数比普通版玄冰400要增加了一些,等价的散热面积也增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主体厚度有50mm,加上两枚1225风扇,整体厚度有差不多100m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度有125mm,基本和风扇大小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并没有沿用玄冰400上的折fin工艺,这点倒是和玄冰400RGB版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侧都预留了一条凹槽,你可以说它是扰流用的,也可以说它是留着给带灯顶盖走线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根纯铜热管,没有镀镍看着金灿灿的,不过我还是喜欢镀镍的,抗氧化强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只在高级别散热器上才有的工字型压力扣具,一面是Intel孔位,另一面是AMD孔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定栓设计的就有点傻了,竟然是一丝一丝的拧下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了压力扣具,这反人类的诨名也可以拿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电之后的样子,风扇虽然是灯扇,但是颜色是蓝色并且不可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办法,只能用软件把所有灯都改成一样的蓝色,这样才搭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兼容性测试

接下来我们对散热器在I/A两套平台的内存兼容性进行测试,看看是否会影响高梳子内存的安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tel平台上普条内存是完全没压力的,还有些许空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梳子内存用的是威刚的XPG 龙耀,不出意外的有挡住,而且和主板厚实的I/O一体化挡板略微有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移一点就OK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上移的高度,左侧挡板位上移不是很明显,右侧内存为上移了一个风扇孔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看到比较仔细,会发现AMD扣具的方向和Intel是相反的,这点和一般的散热器不太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D平台就友好很多,X570-I GAMING上普条和散热器还有一大截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梳子内存也并未挡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正好在风扇外围。这样的话上高梳子也OK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散热片厚度太厚的那种内存还是不能上。

  • 散热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测试用的平台是Intel的9700K+ROG Z390-I GAMI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不用AMD呢,主要还是AMD的温度监控一直不是很准,很少有人以他作为散热测试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室温22度,待机5分钟后CPU温度趋于稳定,此时CPU Package的温度是42度,除了7、8两颗核心,其他温度也在31、32度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钩FPU满载22分钟,温度竟然只有60度,这温度控制有点不错,把i7压成了i5。这尼玛我能信???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曲线在上涨阶段有小幅下降,对!一定是没有锁频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不死心的态度,第二天我又测试了,不过这次先试看了手头的U12S,把风扇换成了九州的两把扇子,室温21.8度,在满载15分钟后,CPU Package的温度是50度,核心温度在50度左右。

猫头鹰就是猫头鹰,比昨晚的数据还厉害。等下,还厉害?9700K什么时候温度这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换回玄冰400双刃,待机5分钟后CPU温度趋于稳定,此时CPU Package的温度是31度,核心温度也在31度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钩FPU满载16分钟后,CPU Package的温度是51度,核心温度在50度左右,最高52度。

Emm,比昨晚还低,也就比U12S略微高一丢丢,有这么牛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清空了历史数据继续跑了5分钟,结果还是一样,温度非常稳定,依旧在51-52度。

反复多轮测试结果都是一致的,看来我是捡着宝了,9700K的温度可以控制的这么好,完全可以小超一波了。当然玄冰400双刃的散热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低发热U的成绩和U12S有的一拼*。

*散热器在低发热的U上是不能完全体现散热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