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受特殊因素影响,各地招聘迟迟未出,随着疫情的控制与好转,各地招聘慢慢回归正轨,相信现在很多人正在关注着全国事业单位(E类)统考,部分考生也已经着手准备了。但是作为分分钟能学到“吐血”的医学生,在事业单位(E类)统考中,到底该如何备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考什么?

想要更好的备考肯定要先知道考试考什么。医疗卫生类(E类)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和《综合应用能力(E类)》,各150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共100道题都是单选,包括常识判断(2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20道)、数量关系(30道)、判断推理(15道)、策略选择(15道)。综合应用能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包括第一部分:医学基础知识(90分),其中单选40道,共48,多选20道,共42分。第二部分:岗位专业能力测验(60分)案例分析1道,共30分实务题1道,共30分。

今天我们就以综合应用能力为例,具体讲授下考试内容。医学基础知识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别:①临床医学知识: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中医学、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学、医学影像学等。②基础医学知识: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学、皮肤病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等。③公共卫生知识:主要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监督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社会医学、传染病学等。④医学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律法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复习时间不够如何备考?

对于E类统考,因为需要掌握的科目太多了,所以在复习中,可以酌情抓大放小,对于一些占比低的科目,可以后复习,或者干脆不要浪费时间去复习,把重点科目复习好。

1.第一轮:购买各机构精简后的课本。看讲义及例题,看一章,做一章的同步练习,务必看仔细,第一轮是你看书最细的一次,如果图快,把知识点理解错了,以后纠正会非常费时间,反而耽误了时间。次序是生理、病理、诊断、内科、外科可以放在最前,也可以放在最后。看完之后,立即做近三年真题中的任意一套,把分数算出来。分数应该会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很正常,因为仅仅凭看书后的一点印象是很难做对的。不过也不必担心,只要这一轮是认真看的,经过后面复习后,会大幅度提分。

2.第二轮:再看讲义,以系统划分复习顺序。以生理学为基础,进行学科划分:先看细胞部分,再看循环生理,循环病理,内科循环系统疾病,再看呼吸生理,呼吸病理,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依次类推,直至生理、病理、内科、外科全部看完。之后再看其他学科。以这种方法来形成“知识网络”。这一轮中,特别要注意同一疾病、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中的差异。这一轮中仍然要做同步练习题,并将错题标记出来,建立“错题集”。

3.第三轮:题海战术。以历年真题为基础,大规模练习,卡时间、要求正确率,做完以后把题目重新看一遍,边看边回忆知识点,想不起来就重新看对应章节。同时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从一道题就可以想到许多知识点,可以类比、可以反推、可以演绎。复习时,有时候会一个上午就只做一两个题,每一道题争取都能发散出去,把许多知识点都回忆了一遍。一题牵出100道题。对于总是记不住的知识点,做笔记,形成“难记知识点”本子。

4.最后阶段:距离考试还有5天时,工作重心往往在第一部分备考上,此时不宜做新题,建议看“错题集”、回忆“知识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毛骨悚然的真相”知晓之后,就是各位不断地努力啦!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