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为维护我国西南边境的稳定,我军对在边境地区挑起争端的越军发起了自卫反击战,中越关系恶化至极点。在我军胜利班师回国后,越南又开始在边境制造流血事件,骚扰我国边境百姓,我军忍无可忍,在1984年到1989年间,在老山和者阴山,我军抽调了多个军区的集团军轮番作战,得名“两山轮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山轮战中,我军伤亡4603人,即使伤亡惨重,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

战斗进程里,初期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10几个人,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御坚固的原因,但也确实是因为我军战士没有参战经验所致。

但即使如此,在初期战斗中,越南的伤亡也是高于我军的。

这是由于我军采取的打法的原因。在美越战争里,美国通常使用重炮和轰炸机来攻击越南阵地,这使得越南的地堡在躲过美国轰炸后依然可以重创对手。越南东溪的315 高地,当年美国动用了三十多架轰炸机,两个团的兵力,围困一星期,付出伤亡三百多人代价才勉强拿下,得到的只是20多个越南人的尸体(美国电影《汉堡包高地》正是根据此战斗改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这个315高地,我东线反击部队只用两个连战斗3小时即拿下。因为我军采取了轻重型炮火相结合的办法,广泛使用小型无座 力炮来摧毁越南地堡,而且我军炮兵也不怕死,敢于在几百米的距离向越南地堡平射,即炮兵常说的”拼刺刀“,结局虽然是和越南地堡同归于尽,但有效的减少了我军的伤亡,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是美国人学不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9自卫反击战和84的两山轮战有很多可比的地方和可圈可点之处,以下我将为你分析!

首先,战前国内外形势分析,84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比79年有很大的改观,但依然比较严峻。

79自卫反击战时期( 2月17日—3月5日),实际战前准备工作从78年十一月底就已经开始酝酿。

军委决策起源于邓以中央副主席、副总理身份(实际的总理,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总理由华兼任)对美的成功外交试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国际局势来看78年美国卡特政府在对外扩张中弄的灰头土脸,处于战略收缩阶段。乐于见到中国对越采取强硬措施。一是替美打击苏越在东南亚扩张的嚣张气焰。二是替老美报仇。三是乐于见到社会主义阵营内哄。对于邓提出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反对老毛子扩张的方案还有不全盘接受的理由吗?

老毛子勃列日涅夫政府咄咄逼人在全世界张牙舞爪,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我军70%的重装机械化部队集中在三北地区与苏军对峙,国防压力很大。但苏联属于过度扩张,国力已经严重透支,尤其是入侵阿富汗陷入泥潭。牵制了苏中亚军区的兵力,使我国侧翼压力大大减轻。

从国内局势来看,国内动乱刚刚结束,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和邓的实际领导地位,华的势力虽然被架空,但党内高层政治斗争暗潮汹涌。很多周边小国跃跃欲试,乘虚而入。中越边境问题和西沙、南沙问题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由于国内局势混乱对于越南的挑衅政策只能听之任之、隐忍不发,一旦国内局势稳定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外患。攘外必先按内,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按照“有理、有力、有节”的自卫反击原则起码有理这一条我方就占据了。

84年两山轮战时期国际局势有所缓和,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政治高层处于不稳定的领导更换时期。光忙着办总书记“葬礼”了(82-85先后换了四个总书记),可以说是病夫当国。当时执政的契尔年科已经病入高荒,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对华政策已经有了缓和迹象,不断发出积极信号,支持越南反华力度也减弱了很多。美里根对苏的强硬政策同样要依靠中国的支持,中美关系进入建交后的蜜月时期。越南几年打下来元气大伤、不过是瘦驴拉硬屎——生扛而已,只能在边境小打小闹了。

为了更好地达到惩罚越南,干翻苏联的目的,1988年,我军发动南沙“3.14海战”,将对越战争战线扩张到海上,而且总设计师还准备派海军攻取越南中部的昏果岛,从海上掐断贯越南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越南被彻底打回原形,印度联邦梦彻底破碎。而越南背后的苏联,在两山轮战的疯狂消耗中最终不堪重负,加上阿富汗战争、中东战争等一系列轮番打击,这个红色帝国终于在1991年彻底崩塌,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1991年,越南领导人阮文灵北上求和,越南彻底放弃了吞并柬埔寨和老挝的野心,但此时的越南已经错过了发展的大潮,且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争,这个东南亚小霸彻底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