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是北宋稀有的英雄,但有人说他个人生活很腐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人笔记《樵书》中记载:李纲这个人很奢侈,家中收藏的古董能开十几个古董店,就连待女和家童的衣服都是由高档面料制成,极尽奢华美丽。

每次李纲请客吃饭,桌上的菜不少于一百样。有时候李纲出门,屁股后面会跟着十几个厨子,挑着做饭的家伙和原材料。

李纲虽然生活很腐败,但当官可是一点儿都不马虎,反而非常有潜力和爆发力。

当金军南侵之际,宋廷朝野乱成一团,简直是束手无策。宋钦宗当时是病急乱投医,他授任李纲为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

而李纲作为一个本不知兵的文臣,在仓猝之际,居然相当有效地组织了开封的城防,屡次击退了敌人。于是,他在士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纲虽然是个文臣,但他后来会领兵打仗,是因为他的家庭渊源。

李纲的父亲叫李夔,是进士出身。李纲很小就有大志向了,他还曾经跟着他的父亲入军营中过军旅生活。这些军旅生活的经历不仅让李纲增长了见识,更令他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报国的志向更加坚定。

李纲和他父亲李夔一样有出息,也是个进士出身,曾在宋徽宗面前效过力。李纲踏上仕途三年之后,就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待御史。

李纲是个好官儿,他体恤百姓,敢于大胆直谏,并提出改革弊政、停征暴敛、整顿军备、加强防御等建议。但是,这个治国良策却遭到了昏庸无能的宋徽宗的反对。于是乎,徽宗就把李纲给降职了。

李纲曾经惹毛徽宗,被降职处分之后,没过多久,他便好了伤疤忘了疼,又一次捅了一个大篓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宗决定与金国联合攻辽,李纲就上了《制虏策》,指出辽国与大宋是唇亡齿寒、相互依存的关系,联金攻辽不仅违反了之前与辽国的停战和议,而且后患无穷。徽宗听后,又恼了,于是又把他给降职了。

徽宗禅位给钦宗,还得记李纲“一功”。当年,徽宗还没有打算禅位给钦宗,可是,李纲却冒死呈上血书,请徽宗禅位,让太子登基,号令军队。

李纲当时可能是救国心切,心想徽宗昏庸无能,兴许钦宗会比他父亲好些,毕竟初生牛犊不怕虎嘛!谁如,李纲又想错了。大势已去的北宋王朝,谁上台基本上都是一个样了。

根据北宋当时的情况来看,唯有李纲才能担当救国的重任。但是,宋钦宗本人来回摇摆于卑怯的投降主义和轻率的冒险主义之间,他委任李纲负责城防,又不能授予全权,更不听李纲的劝阻,而致力于屈辱求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纲并非在救援战中不尽己力,却在本来已是十分艰难的形势下,又遇到朝廷的多方掣肘,终于在太原陷落后被劾下台,贬黜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