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大师用拖把写字,清洁工心疼墩布,裱纸匠心疼宣纸

他用拖把写大字,自称比肩王献之,网友:这事不稀罕,古今都有

当代书法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创新。在这个难题上的第一梯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书法大师。

这些人,自幼习字,书法功底非常好,文化造诣也很高。但是面临创新这个问题,有些大师还是力不从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注射器走墨艺术

有些为了创新,去西方取经,回来后,就想着如何地颠覆书法。做出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有用注射器的,有用头发的,还有用脸蛋的。反正为了创新,无所不用其极。

有一位书法大师,叫曾翔,他的书法作品其实很不错,但是近些年,也开始搞创新,写丑书、写大字榜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曾翔和他的作品

为了施展方便,甚至不惜用上拖把,这样大字,一般的纸都满足不了他。需要定制加厚版的超大号宣纸。写完之后自称比肩王献之

他卯足了力气在地上挥毫泼墨,清洁工看到了心疼墩布,多好墩布,就这样沾满了墨汁。

裱纸匠看了心疼宣纸,多好的宣纸,也就这样被糟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曾翔拿着拖把在写字

但是毕竟是成名的艺术家,他的名字和印章,不会辱没这个拖把和这张纸。

但是,仅仅是换一个雷人的工具,写了一个毫无美感的大字,真实有价值吗?

我们国家的书法艺术和国外的艺术,完全不是一个体系,书法想要创新和发展,还是要溯其本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曾翔完成的作品

而曾翔的用拖把写字,出来博人眼球之外,也看不到什么别的东西。有网友就说了,这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古往今来,一直都有。

在我们民间曾流产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位大书法家,写了一个“天下第一”的牌匾,传世几代之后,落到了一朝皇帝的手中,他拿到后爱不释手,每日观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曾翔的“丑书”

后来把这个匾挂在了城墙上,但是随着风吹日晒,天下第一的“一”字掉了,皇帝十分惋惜,于是发皇榜,悬赏千金,寻找奇人异士来补字。

虽然只是一个“一”字,但是这个匾上的字篇幅很大,而且十分考验书写者的功底。虽然有无数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去试笔。

但是没有一个能给匾上的字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曾翔的“丑书”作品

这皇帝悬赏天下,写一个“一”字,硬生生没有一个人能干这个活。这件事也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趣谈。

然而这件事情,在一家酒馆聊起来,上菜的小二听了这事之后,就跟自己家的后厨聊了起来。

后厨听完觉得很有趣,就给刷锅的洗碗工讲。

洗碗工听完之后说道,我也不识字,要不然,我就去那个匾给补上了。厨子一看,喝!还真有吹大话的。厨子说,“一”字也好写,就一横,你敢去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洗碗工一听乐了,要是说别的字,我还真不敢写。就一横,天下间还没人了?

说时迟那时快,这个洗碗工手里的碗也不写了,提着炊厨就去揭皇榜。

看守皇榜的侍卫一看来了个二愣子,赶快拦着不让他揭。因为要是没这能耐,把皇榜揭了,是欺君,后果不堪设想。

这洗碗工太倔了,十几个人愣是没拦住他,他把皇榜就给揭了。

于是这些侍卫把他带到御前,皇帝问他,你能补上上匾?

他说道可以一试。皇帝看着也新鲜,毕竟也挺期待,有希望卧虎藏龙的民间出一个奇才。

身边的侍卫给他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就等他接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炊厨

他看都没看一眼,从怀里掏出一个刷锅的炊厨,说道:“笔我用不惯,还是这个趁手。”

旁边的侍卫大臣看了之后,汗都流出来了。

这个洗碗工一点也不慌,蘸墨,落笔,一气呵成。

这“一”字写得磅礴大气,尽显大家风范。

皇帝看完之后连连叫好。

身边的大臣和侍卫都看傻了眼。皇帝问道,你是哪位书法大家的后人?

他答道:“我就是刷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皇帝有点懵,这刷锅洗碗的还有着水平?

他解释道:“其实让我写别的字,是万万写不成的,但是这个“一”字,我可是练了半辈子。”

原来,这个洗碗工,每日都用这个炊厨刷锅,而他刷锅的那个姿势,就像写一个“一”字一样。随着日积月累,即便是不通书法,也能写出磅礴大气的字迹。

这个寓言故事,其实在讽刺那些假大空的书法家。曾翔用拖把写字,或许还不如这个洗碗工画一炊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