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近几年随着清宫剧的盛行,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过或见过一个名词,黄马褂。

为了证明我说的话,昊童简单的提句几乎人人都听过的台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xx因xx有功,特赐双眼花翎,太子太傅及,黄马褂一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这句台词后咱们就直入主题,作为清朝皇权实质化的特殊产物,黄马褂到底有什么意义,权臣和珅又为什么一人就拥有几十件之多。友情提示,以下内容为昊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义一,给皇权撑门面

清宫剧里除了经常出现的那句台词之外,还会经常出现一个场面,那就是皇帝出行时,后面会跟着一群穿着黄大褂的御前侍卫。而之所以说他们是御前侍卫,就是因为他们都穿着黄色的外套,毕竟在古代,黄色可是皇权的专属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开清宫剧不谈,正史上的御前侍卫,各级别内大臣以及御前大臣等,其实也确实是穿着这种黄马褂。但这个黄马褂的名字并不叫黄马褂,而叫行职褂子。这就是说,这些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岗位或离开了皇权的核心范围,就必须脱下这行职褂子,否则便要以谋反罪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义二,给自己撑门面

清朝自入关之后,每一任皇帝都有狩猎的习惯(咸丰是最后一任),而且这狩猎还是年年都有。每次跟随皇帝狩猎的除了大小皇子之外,还会有一二十位文武大臣。这就是说,狩猎时除了皇帝本人会亲自参与之外,还会有至少二十人同行且一同狩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在于,皇帝本人不会经常骑马射箭,所以这技术自然不会太好,这技术不好就自然会发生让猎物逃跑的尴尬情况。所以清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只要有人表现出众,或能擒获皇帝未能擒获的猎物,便能得到一件皇帝御赐的黄马褂,而这件黄马褂的原名为,行围褂子。

同时,这行围褂子也不能随意穿着,按律,只能在陪同皇帝狩猎时才能穿着。如果其他时候敢有穿着,那么同样要以谋反罪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义三,给国家撑门面

提前说一下,这类黄马褂可是很特殊的,因为他在任何隆重的场合都能穿着,而且有见官大三级的特殊作用。不卖关子了,这类黄马褂本名为武功褂子,顾名思义,只有能为国家取得战功的特殊大臣才能穿着(咸丰之后尤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昊童提一下,武功褂子根据专家考证,在清朝初期应该是不存在的,最早出现也是在乾隆年间。而且专家还指出,鉴于武功褂子的特殊作用(重大场合都能穿着),他很有可能不止是获得战功的将军才能拥有,有时候,如果有大办事有效且获得了皇帝的欢心,那么依然可以拥有或穿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义四,给皇帝撑门面

所谓给皇帝撑门面,其实就是指对外的交流沟通,说的简单点就是清朝的外交官。根据昊童所知,清朝时期每逢有外使来朝,或派遣使者去接谈外事,皇帝一般都会赏赐一件黄马褂,原名为特使赏赐黄马褂。其意义在于,这个黄马褂是皇帝赏赐的,你穿着他去接见外国使臣,那么你代表的就不只是你自己,或我们国家,而是代表皇帝本人,毕竟在皇帝看来,他才是最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昊童在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这所谓的特使赏赐黄马褂只要颁发给了某位大臣,那么这个大臣就必须骑马环绕紫禁城一周,目的在于领旨谢恩,以及向普通百姓宣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第二个,李鸿章《马关条约》出使日本时就身穿黄马褂,但在中枪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带血的黄马褂,而且千万不能洗掉血迹(此血可以报国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和珅之所以能拥有几十件黄马褂,是因为他在乾隆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宠臣。而且前文提到的四个赏赐黄马褂的前提他都曾做到过,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拥有如此多的的黄马褂也在情理之中。

历年今日:1869年5月4日,法国传教士吉恩·皮埃尔·阿曼德·戴维,首次在四川雅安宝兴县捉到,野生大熊猫;1919年5月4日,因反对“二十一条”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