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万岁通天元年(公元

696

年),契丹首领李尽忠背叛武周,杀死营州都督。叛乱爆发之后,武则天便派兵镇压,周军击败了乱军,杀死了李尽忠,营州之乱结束。

当时在营州的,除了有契丹人之外,还有靺鞨人,李尽忠叛乱的时候,靺鞨人也跟着瞎起哄,一起反叛武周。后来李尽忠被杀了,靺鞨人也老实了,他们害怕被杀,于是便逃到了辽东,在辽东安家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则天没有对靺鞨人赶尽杀绝,而是选择原谅他们,让他们归顺武周。武则天为了安抚靺鞨人,就封靺鞨人的首领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为“许国公”和“震国公”。

如果两人聪明的话,就接受武则天的册封,一辈子荣华富贵。可是两人没有接受,继续和武则天的为敌,武则天的原则是先礼后兵,既然靺鞨人给脸不要脸,那么武则天只能靠武力解决了。

武则天派兵攻打靺鞨人,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在路上都死了。乞乞仲象死后,他的儿子大祚荣继承震国公之位,在辽东建立了震国。

唐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唐玄宗李隆基派遣崔忻前往震国,加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后来将震国改名为渤海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忻将渤海国将纳入唐朝的版图,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所以崔忻凿了两口井,还找了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刻着大祚荣接受唐朝册封的事情,上面一共有

29

个字:“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这块石碑被称为“唐鸿胪井碑”,因为崔忻的官职是鸿胪寺卿,这块见证了唐朝和渤海国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如此重要的文物却被日军偷盗走了,并且还成了日本的国宝。日俄战争之后,日军来到旅顺,找了鸿胪井碑,日本人将这块石碑偷偷的运回日本。

日本人为了让鸿胪井碑变成他们的文物,就把上面的“鸿胪卿崔?”五个字抹掉了,真是厚颜无耻。

1910

年,斋藤实将鸿胪井碑送给明治天皇,天皇就把鸿胪井碑放在皇宫中,代代相传,如今鸿胪井碑依旧放在日本皇宫中。中国珍贵的文物流落他国,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点赞、分享,谢谢!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新唐书

》、《鸿胪井考》、《

国家宝藏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