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说到戊戌变法最终的失败是由于受到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反对造成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结论,可如果从历史的事实来看,那么这一结论则显得有些则并不周全,因为维新派的失败与其自身因素也有莫大关系,要知道慈禧当初可是戊戌变法的支持者,那为何最终变成戊戌变法的刽子手呢?

自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大清的局势可谓岌岌可危,对外,在国际上列强们虎视眈眈,每一个强国都想进来咬一口大清身上的肉,对内,由于巨额的赔偿款,使得清廷对百姓的赋税加重,人民过得苦不堪言,民族危机进一步的加深。面对这样的情况,怀着一腔热血的光绪帝不顾众人阻拦,启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进行变法改革,但变法不到百日便失败,故史书又称“百日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就是帝党与后党的争斗,觉得慈禧和光绪两个人打眼就不付,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关系,但慈禧恐怕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讨厌光绪,从慈禧大胆让光绪亲政,可以得知,她对光绪一开始是抱有极大期望的,内心是期望他能成为自己的接班人,期望他能成为振兴大清的千古明君,否则根本就不可能让光绪亲政。也许有人会说,在当时的祖宗之法下,慈禧不得不让光绪亲政,那么诸位不妨想想同治帝就知道了,同治帝基本和傀儡皇帝差不多,对于树大根深的慈禧来说,祖宗之法压根就不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何之后慈禧又再次干政了呢?这和光绪帝的表现有很大关系,光绪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明君,可以说是志大才疏,比如甲午战争的最高军事指挥者之一,就是手握实权的光绪皇帝。性格火急的光绪帝想打赢日本,给自己提高一下威望,于是亲自督战,号称一下就要把日本干了,结果前几仗打输后,就越来越着急,天天特别急躁,不断的骂手下人。后来觉得战事危险了,他就想退缩了,李鸿章劝阻说没事,可以慢慢耗,和日本打持久战,他又没耐心了,希望赶紧停止战争,割地赔款,最终向日本割地赔偿,把慈禧带着洋务派搞出来的同光中兴家底全败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绪帝确实是有雄心壮志,心底希望把国家治理好,但他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结果就好心办坏事了,这一点在戊戌变法上也是如此。在变法的103天时间里,光绪帝发出的法令就有100多次,很多政策底下的人还没弄懂,上面又来了新的变法政策,这自然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对于光绪的变法改革,慈禧开始并没有反对,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形势下,不变法已经不行了,另一方面是觉得光绪帝的办法与洋务运动是一样的。慈禧对于变法的支持,这一点在维新变法中蒙受光绪帝恩典,以六品主事超摧赏三品衔的王照可以证明,哪怕在维新变法失败遭受报复后,在往后30年的生涯中,王照都坚持认为慈禧太后并不反对变法。

其次,在变法期间,光绪帝就有12次前往颐和园给慈禧请安,以询问变法措施,在整个变法期间,军机处一共向慈禧上呈了462件奏折,如果慈禧真的要阻拦变法,恐怕这些奏折都不会通过的。在戊戌变法中,废除八股文是一项很重要的决策,光绪帝在下旨的诏书中如此写道“以去千年愚民之弊,为维新第一大事也”。这项影响甚大的政策如果没有慈禧的支持是办不成的,而事实也是如此。五月初二,光绪帝前往颐和园请示慈禧太后,希望于初五废除八股文,在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后,才于初五日明旨废八股。可以说光绪皇帝在此期间所发上谕 ,慈禧没有表示过不同意见,比如设置商务局,慈禧还亲自批示同意,有的旨意还是慈禧用光绪帝的名义发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慈禧最终为何反对变法呢?因为慈禧看清了康有为等人的变法,基本就是瞎搞,没有深思熟虑太多就开始改革。比如当变法经费不足时,康有为就向光绪帝提出把西藏卖给英国,其次还提出过把新疆卖给俄罗斯,新疆可是左宗棠抬着棺材亲自打回来的,可康有为就打算这么卖出去;甚至康有为还建议光绪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当变法顾问,提出所谓的“中日合并论”;当荣禄问康有为祖宗旧法怎么可以一下子都改变,不应该徐徐图之吗?以免引发冲突,结果康圣人大袖一甩“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咱先不讨论这说法对不对,康有为面对保守派的荣禄说杀几个一品大员就可以变法了,那杀的人是谁,这还不明显吗?这样的政治情商,怎么能处理好变法呢?倘若光绪帝真的按照他的办法卖掉新疆,那么光绪帝就变成千古罪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看到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的混乱,慈禧才打算叫停变法。当慈禧的想法被康有为知道后,他的第一想法竟然是刺杀慈禧,搞一出“围园杀后”,康有为对毕永年推心置腹地说:“我想学唐朝张柬之废除武后之举,但皇上手头无兵,实难举事。我已奏请皇上,召袁世凯进京,让他当李多柞”。(李多柞是帮助张柬之杀死武则天男宠张宗昌兄弟的羽林将军),结果事情败露后,慈禧勃然大怒,最终停止变法,圈禁光绪,并展开对维新派的追捕。

客观的说,慈禧确实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牺牲了很大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保住了大清的版图,否则中国很可能沦为印度那样的完全殖民地。但康有为却说卖土地就卖土地,如果按照康有为的主张,那中国还没开战就已经失去了新疆和西藏两块国土。

戊戌变法根本不可能变成日本明治维新那样,倘若慈禧不制止变法,那么中国一定会乱成一团,尽管不少人有同情着雄心壮志的光绪,但是不能因为同情光绪,就把“戊戌变法”的失败归结到慈禧一个人身上,真正要反思的恐怕还得算上光绪帝和维新派的领导者。戊戌六君子被杀之后,康有为率先跑到了国外,然后谎称自己受了光绪皇帝的遗诏,到处圈钱,为此章太炎特意写了一副对联讽刺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