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先想到绘画,我个人的体会是,聊绘画的短文容易做到图文并茂,而音乐不好配图。即使勉强为音乐配了几张五线谱和歌唱家的照片,也无人阅读;而配几张绘画图片,尤其是配几张人体艺术油画,那你的短文阅读量则会明显地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文化、艺术话题缺乏时效性,纯文字无人阅读,只好用图片来弥补。

文化与艺术领域是个小众的领域,由于话题缺乏时效性,不像娱乐领域那么热闹。去年,范冰冰偷税漏税事件一出,立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随便写点花边新闻,再配发几张范冰冰尺度大点的、风味十足的玉照,便能吸引来无数的围观者。也不像体育领域有极强的时效性和新闻性。如NBA东部决赛中的猛龙队的小卡话题,如双卡双带现象。就连已经去钓鱼的火箭队,也会冒出几个真真假假的新闻,如哈登与保罗因为球权而争吵,保罗要被交易换到太阳队,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领域呢?如果你扳起面孔去说艺术性,去谈文艺理论,没人去看去读。你废了半天功夫,查资料,用严谨的态度去写一篇学术性很强的、类似论文的短文,却无人问津,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写这类文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头条要求创造者在同一领域要保持高度垂直,也限制了艺术文化领域创造者的发挥。

上面讲了艺术、文化领域话题缺乏时效性、娱乐性,其实,这是相对的。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里,新新闻、娱乐性话题也很多,如歌星演唱会;如热播的电影和电视剧,像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麦香》、八套热播的《破冰行动》,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和话题性。但演唱会、热门影视剧属于娱乐领域,艺术、文化领域的创造者不能写,如果你写了,则会影响你的垂直度,影响你晋升黄V,如果你已经是黄V了,长时间写跨领域的文章,则有可能被取消黄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创造者,为了流量,为了博取别人的眼球,只要涉及艺术和文化领域的话题,只好往绘画上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碎片化阅读时代,艺术、文化领域的文章处境是尴尬的,是小众的,为了自身的存在感,他们不得不打一些擦边球——配发绘画图片来吸引眼球。这就像纯文学领域的处境一样。当年,陈忠实写《白鹿原》,开头露骨地写白嘉轩娶7房老婆;贾平凹写《废都》,掺进大量情色描写。如果陈忠实、贾平凹将书中的情色描写抽调些,也不会太影响其艺术性;但如果没有这些,恐怕《白鹿原》《废都》被人们认可的时间将无限制延长。

凡事在发展中皆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一般都是有起伏的。谈艺术先谈绘画,便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