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位房价格明显上涨。不唯独深圳的学位房价格在上涨,南京、杭州、天津、长沙等大城市,学位房、学区房的价格都在涨,特别是老百姓口中耳熟能详的那些名校,划片范围内的学位房,价格都在上涨,只是涨幅不同而已。相比去年,多数优质学位房的价格上涨30%左右。

疑惑的是,这些城市非学位的住房价格,多数较稳定,甚至还在下跌。比如,目前北京和天津的房价整体上在下跌,但学位房却很抗跌,甚至逆势上涨。近期,深圳房价涨了,而学位房涨幅比整体房价的涨幅高很多;深圳东部房价未涨,但学位房涨了。那么,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学位房价涨得快,有几个原因:一是投资资金在进入。一般来说,学位房的需求基本是刚需,优质学位基本在老城区,房龄很长,有的比我还老,配套较差,居住体验也不太好。过往投资房产,关注的基本是规划(比如哪里通地铁、哪里开新区等),关注学位房的投资客不多。

但今年不一样。疫情常态化了,就业和收入前景不乐观,“不确定性”是未来面临的新常态。当面临不确定时,投资当然要选“确定性”最大的品种。所以,当货币政策逐渐宽松以后,投资者都开始追逐投资的“安全垫”,学位房就是安全的投资产品,这就导致学位房价格上涨。

三个例子能证明,投资资金在介入:一是深圳本轮房价上涨,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宝安和南山,中部的福田。宝安兼有前海扩容概念,加持宝中学位房的房子,涨得更快,比如勤诚达;后海和科技园的南外、南二外,这两个深圳优质教育的“后起之秀”,单校划片的学位房,价格一枝独秀。比如,南外大冲分校,一个叫泰阳硅谷的楼盘,据说一年时间涨价了 90%多。

二是名校设分校,规划未落地,传言不断,资金就开始下定,期望未来出手时,能卖个好价钱。比如,荔园进驻的福田八卦岭,深外进驻宝安(合作办学),深实验进驻光明区等等,都有游资的影子。

三是银行对学位房的高评估价,过去都要打折扣(比如7折),然后再给最多70%的贷款。现在,银行也不甄别,毫无居住舒适性的房子,20万单价有多大水分,直接就给放贷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分配学位上,政策在不断强化房子的作用。比如,深圳2020年要推出三项政策:

打击“点招”。也就是通过面试、笔试掐尖字“零容忍”,特长生(奥数)等要清零

学位锁定:小学锁定六年、初中锁定三年

强调“实际居住”。以社区网格中心登记的人口居住信息作为核实“实际居住”的依据(社区开“假证明”,行不通了)。

笔者所在的广州,4月20日,市11区中小学陆续发布2020年招生细则,部分公办中学将无法容纳对口直升的小学毕业生。从2026年开始,部分公办中学采用多校划片、电脑派位的方式招生。简单说,由于优质学位供不应求,天河区小升初从2026年开始,不再保证100%“对口直升”了。

直管的感觉是,即便你买了学位房,等到2026年“小升初”时,会因为学位紧张需要摇号。怎么办?唯一的方法,就是早买。早买了,住房积分会高一些,只能通过这个微小的差距,领先一个身位了。其实,国家近年来的政策,不管是多校划片,还是就近入学,客观上强化了房子的作用。

多校划片,本质上是均衡教育配置。但是,哪些是好学校,哪些是一般学校,街坊百姓了然于胸。既有的单校划片下,分配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已经通过房价,进行了三六九等的划分,名校覆盖的楼盘,价格自然要高。现在,要打破,这是动奶酪,房子的定价体系变了,可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差的划进好的里面,可以;好的划出去,不行,甚至划到第二梯队,都不行。给大家举个例子。2018年12月4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出了一份关于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为防止临时择校性申请,挤占地段生学位,从2019年开始,对申请该校学位的房产补充要求如下:

◎住房面积小于或等于30㎡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六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内没有其他更大面积住宅类商品房;

◎住房面积大于30㎡ 且小于或等于50㎡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四年以上,且未被锁定;

◎住房面积大于50㎡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一年以上,且未被锁定。

但最终,还是收回了这条政策。而且,罗湖区教育局强调:坚持就近入学,按照类别和积分录取,所有符合入读条件的孩子,都会妥善安排学位。本质上,类似罗湖这种调整,是动学位分配的既有规则,动了存量房的定价体系。

未来,只能通过供给端发力,慢慢消化存量需求了,既有规则难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分配学位上,为什么政策在不断强化房子的作用?这岂不是宣示,谁有钱,谁就能上好的学校?你说的道理很对,但没有办法。因为,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除了房子,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分配方式。国外,想入读当地学校,也得交房产税,这与我们买学位房,是一个道理。

近期,学位房价格快速上涨的,都是特大超大城市。为啥?这几年,“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但学位建设的速度太慢了,这是必然的。因为,各大城市“抢人”,重点在盘算经济上的小九九,甚至给楼市找接盘侠。你说,教育的跟进速度,能跟上人口、人才的引进速度吗?

原来,超大特大城市引入的是农民工,不要学位,过几年就回老家了。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占新增就业的80%以上,他们来了,几年后小孩要上学。所以,对于学位的谋划,应该是提前6年。但可惜,很多城市没有做到这一点,特别是优质学位的供给,这就导致对学位的追逐。

而且,2013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单独二胎和全面二胎以后,加上金猪宝宝之类的,让学位人口开始堆积。深圳最有代表性,近年来深圳的城市地位变了,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变成湾区核心、先行示范区了。过去,搞好改革创新,给国家提供经验就可以了,现在要提高自己的集聚能力、创新能力,然后带动周围小兄弟们一起发展。所以,深圳人才引进、人口流入,连续几年全国排第一。

如果提前6年的教育规划没做好,学位需求一下就爆棚了。最后,在说说教育理念的问题,无论你多么理性,言辞多么激烈地批评当下的教育,但当你的小孩要上学时,都碎了一地。不管是穷爸爸,还是富爸爸,大学教授还是工薪蓝领,殊途同归的是,尽力买套学位房吧。这个相对确定,理念的东西,谈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看看《学区房72小时》里的教授,就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名校金灿灿的榜单下,在985、211的敲门砖下(很多企业,非985、211不招聘),在中国仍旧讲究资历、“出自哪里”的传统下(其实美国也一样,讲究名校),你所谓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能在幼儿园阶段落实一下就不错了;所谓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点输了,不代表一生就输了,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大多数人是平凡的,看短期的。至于未来,不确定性太大。再说,当下做不好,还有未来吗?

所以,学位房高价,这是时代焦虑的集中体现;买学位房,是缓解虎爸虎妈们焦虑的手段。未来,我们还是更重视经济,因为老百姓的吃饭、就业问题,更重要。因此,教育资源均等化,只是个良好愿望。只要不均等,就得排队。怎么排,拿套房子来。所以,学位房价格不该这么高,但还……。学位房很值钱,但学历可能不是很值钱,这是世纪难题,还是无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