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中说:“忠者中也,至公无私。”现在社会有很多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大众的人,他们只为国家着想。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无论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天赋,如果他不把这种天赋,为别人带去些什么,他将一无所获”。有的人默默地在为这个世界照亮前进的道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类人的代表,他为祖国每天节省上百亿,美国做梦都想挖走他,但他却一心为国,他就是马伟明。

身份几重、荣誉几多,我亦平淡若水

大多数人对于马伟明这个名字都比较陌生,但是当我们知道他的成就以后,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他是美国做梦都想挖的人才,曾经用巨额的年薪聘请他,但是都被回绝,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他决定留在祖国,为祖国的科研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在中国科研的发展成果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马伟明出生在江苏扬州,在34岁时就被破例提拔为教授,41岁时就成为了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他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两项、军队科研进步奖四项、等等都被他收入囊中,而且还获得了无比尊贵的“八一勋章”。除此之外,他还是海军教授,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伟明

即使他身上有着无数个璀璨耀眼的标签,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懈怠手中的工作,他一直觉得,中国人就要为中国做事情,而且还是有利国家发展的事情。他这一生有着无数的成就和发明,也获得了无数的奖项,一个“八一勋章”,就足以让大家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他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一勋章

他之所以如此淡泊名利的原因,应该和他的家庭条件有关,由于家里条件艰苦,就养成了勤劳朴实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已经跟随了他几十年。在工作中也依然勤劳朴实,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美国诚邀、视若不见,国家需要,我亦风雨无阻

这样的人才无疑是炽手可热的,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更是渴望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于是多次尝试重金邀请他去美国工作,但是他却熟视无睹。面对记者采访时,他答道:“我知道外国花了很大的价钱,将中国的人才挖走,但是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我无权干涉,我就管好自己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由女神与美国旗帜

他说,只要他还在中国科研一线,他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力。因为国家需要,即使美国给再多的钱也无所谓。马伟明的这一态度,也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从此也打翻了外界对于“中国留不住高科技人才”的言论。

马伟明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发明了“电磁弹射”,电磁弹射就是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被弹射的物体扩散运动。这种运动不需要大量的燃料和电能,物质本身的电离子足以产生强大的电磁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磁弹射”原理

在还没有这个技术时,我国一直采用“蒸汽弹射”,而这个的缺点就在于需要大量的燃料,效能还低下。电磁弹射的发明正好解决了国内科研领域的一大难题。由于这个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一下远超美国,成为了科研强国。

身体力行、无畏艰难,驻守中国力量

像马伟明这样的人才,中国有很多,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他们,祖国才会愈加强大。这些科研人员永远奋斗在前线,等待祖国的号召,响应祖国的命令。

由于军人和教授的身份,马伟明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经常教他团队里的学生怎么做人和做事,怎么才能对社会有贡献、有帮助。正如荀子的《劝学》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马伟明认为,这些人才是精英人才,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他们,祖国才会有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伟明传授知识

马伟明不仅用科研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用言传身教来启迪更多人,在他的教导下,有无数的青年正在成为中国科研领域的中流砥柱。

正如主席所说,当代的青年都是有责任、有理想、有担当的,正因为有无数像马伟明一样的人,中国才会不断的强大,不断的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伟明杂志介绍

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东亚病夫”,我们有着强大的科研团队,技术团队,人才团队,医疗团队,再也不用惧怕别国的欺负。

近几年,中国不但自己发展的好,还带动了别国的发展,我们帮助其他落后国家建高铁修地基、建设各种基础设施。中国已经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一股强大力量。

结语

从马伟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奉献风尚,也看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逐渐强大,对于中国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一路前行!

参考资料:《忠经·天地神明》《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