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朋友发了一张新闻图片给我,看完我心里一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颤抖着双手,又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结果,看到了警方的通报,这让我的心无比沉重,悲愤到了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剧发生在5月6日中午,也就是前天五一小长假刚刚结束,恢复上班的第一天。

那天上午,罪犯万某某与母亲吵架后,去济南天桥区某商店内买了一把菜刀,中午12点半,他在天桥区堤口庄北段一个胡同里,持刀砍伤了两个孩子。

这两个被砍的孩子一个是女孩,年仅6岁,另一个是男孩7岁,事发时,两个孩子结伴在济南市五十六中学门口玩耍,结果天降横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环卫工人,他听到女儿被砍的消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已经来不及了,两个孩子都已躺在地上,致命伤全部集中在头部。因为伤势太重,女孩抢救无效死亡,而男孩则被送往医院全力抢救,但因为伤势过重,小男孩也不治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条人命,两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只是照常在路边玩耍,谁知道就被残忍的恶魔盯上!!

现在嫌犯已经被抓住了,但这个无耻的犯罪嫌疑人万某某却以自己曾于2012年12月至2018年7月先后6次到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医,以自己是精神病人为由为自己开脱。

看到这里真的很气啊,杀人犯的无耻凶残果然不是正常人的逻辑可以理解的。他们残忍夺走了无辜的生命,但自己又怕死,又不敢承担责任,于是以精神病为由为自己开脱。这样的人与其说是杀人时神志不清,不如说他们早在决定犯罪的那一刻就已经想好了免死逃脱惩罚的理由。

我不否认,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精神病不是护身符啊!法律明确规定:精神病不承担刑事责任,是有前提的,需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

法律同时也明确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正是最后这句“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让无数凶残的变态内心充满希望,他们觉得只要有精神病作为护身符,就算杀人手段残忍,也可以逃过法律的罪责,也可以不用以死抵命。

这真的很可恨。就拿这起悲剧中的凶犯来说,他可能确实存在精神病史,但从他犯罪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来看,他在犯罪时并不是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妈妈吵架生气,他能压抑住自己的愤怒,跑去商店买菜刀。从买菜刀这个举动,多多少少说明他是有预谋的有逻辑的,他知道什么东西能置人于死地。

在他作案时他的意识基本也是清楚的。否则他从买完菜刀到走到胡同口这一路,中途肯定遇见过很多人,如果意识完全不清楚,精神病发作,那就应该是无差别杀人,为什么其他人他都不杀,单单挑两个没有大人在身边,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孩子下手呢?

他以自己曾6次前去“精神卫生中心就医”为理由为自己辩护,这是明显的混淆视听。因为去“精神卫生中心就医”与患有精神分裂、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完全是两回事。现在去精神卫生中心就医的疾病非常多,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都可以去精神卫生中心就医。

这个理由恰恰更充分说明这个罪犯早就深思熟虑,做好杀人但不想承担责任的准备。他明明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深思熟虑故意犯罪,找无辜的孩童下手,却用精神病鉴定报告作为自己的免死金牌,这才是最可恨的。

如果按照精神病就不需要承担责任的逻辑来辩解,那些凶残的变态杀人魔基本都是精神有问题的,如果他们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伤害无辜幼童的行径都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那我们的社会哪里还有什么未来可言,真到了那一天,那又是多可怕的事情?

我不由得想起2018年发生在上海世外小学门口的那起凶杀案。凶残的杀人犯黄一川在学校门口手持菜刀连砍4人,导致两名小学生当场死亡。他也是以精神疾病为由为自己辩护。

而且经由专业机构鉴定,他在作案时确实处于发病期,是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让人欣慰的是,上海市中院没有因为他精神有问题而对他减轻处罚,而是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黄一川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书详述了不对黄一川予从轻处罚的理由:

“对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一般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能一概而论……黄一川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其并非在病理反应下针对妄想对象进行报复,亦非不加选择地对他人实施暴力,而是经过反复权衡,有意识地选择弱小的小学生为杀害对象……只有依法从严惩处,才能维护公共安全、伸张社会正义,起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好在现在济南警方已经有相关表态,说男子是否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以及其具体的作案动机,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希望最终在惩处这起凶残的罪犯时能充分考虑到他犯罪的故意,对他依法从严惩处。这样才能告慰两个孩子的在天之灵,安慰他们的家人。

这起凶杀案也为我们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今年因为疫情关系,从过年开始大家就长时间被封闭在家,孩子也不能随便出门玩。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住,家长的神经逐渐松懈下来,在孩子安全方面,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松警惕。

但长时间闷在家里,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遭受了一定的冲击,这其中一定有部分人,承受不住压力,随着疫情的解封,妖魔鬼怪都会出来行凶作恶。

因为生物的本能就是欺软怕硬、欺善怕恶,那些心理变态的人也是一样,他们只敢欺负弱小,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就最容易成为恶人作恶的对象。

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最近这段时间,尽量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出去玩,就算孩子有小伙伴一起出去玩,也最好有1-2个大人在旁边看护,孩子玩的时候,不要与他们距离太远。也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孩子如果已经复课,每天早晚孩子上学、放学时,家长务必提高警惕,一定要亲自接送,早上把孩子送到校门口,看见他安全走进校园,晚上在学校规定的地点接送,就算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家长也不要大意,一定要亲自接他回家。

要告诉孩子要提高警惕,看到坏人,要冷静机智,看见争执要马上离开,遇见有人行为不正常或是恶性事件更要第一时间尽全力跑开,等到自身安全后再报警,不要在危险的地方停留,以免受到恶人伤害。

除了要防范以恶意出现的坏人,也要警惕以“善意”出现的“好心人”,恶人都不会把“恶”写在脸上,保持一颗警惕心非常重要。如果遇到主动搭话的陌生人,不要理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于熟人也要保持警惕心,对他们的异常殷勤要千万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

如果孩子独自一人在家,告诉孩子任何陌生人敲门都不应答,不开门。如果有快递或外卖,让他们放在指定的快递点。遇到突然的断电或者门外出现小孩哭闹等异常事件不要随意开门看情况,可以通过猫眼看一下但是不要开门,联系家长或者马上打电话报警。

要告诉孩子,就算与父母闹矛盾,也不可以赌气离家出走,遇到困难时,更是要冷静、理智,要争取主动与父母沟通,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当孩子告诉妈妈秘密时,妈妈一定要耐心倾听,尊重孩子的信任。让孩子知道:真正可信的是妈妈,妈妈是最不会伤害你的人。有些妈妈在孩子告诉自己秘密时,可能会暴跳如雷,这会导致孩子再也不敢告诉妈妈了。那么孩子在外面遭受的一切困难就没有人分享,就更容易发生意外。

要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让孩子知道没有任何困难是克服不了的,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解决办法,千万不要走极端。

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虽然整体好人多,但真的也有恶魔,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才是最最重要的。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宝贵,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安全地长大。希望那些凶残的罪犯都能被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