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离场是这个时代的发展符号,行业选择步入正轨意味着生态行业转好,优胜劣汰加速,销量数据、运营现状成为最核心的标签,自2018年行业竞争加剧,一部分自主品牌退场大幕拉开,这意味着盲目选择时代彻底结束。

2019年1月,西南车企野马汽车通过雷丁入股的方式解决了财务危机,开启了产业转型,2018年12月份,力帆汽车出售资质“变卖家产”,随后华泰汽车被爆资产冻结运营进行停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品牌陷入困境,根本原因是市场消费群体抛弃,使得原本较快的扩张步伐受阻,戛然而止的扩张与不菲的产业开支将企业推向深渊,从根本上来说,一些自主品牌开始被消费者抛弃。

自主品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收割市场的“情怀工具”,往往一提自主品牌就有一群人跳出来一定要支持一番,但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中国汽车品牌共计百余个,但汽车品牌数量增多并没有让自主份额扩大。相反2019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至38%左右。

很明显,一部分自主品牌被市场抛弃。市场行为不应该被打上情怀标签,优胜劣汰才是核心竞争法则,从消费选择角度思考,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都能够被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自主品牌销量数据显示,吉利、长城、长安三家销量占据自主整体36.6%的份额,无疑第一梯队的自主品牌是值得被推荐选择的,以帝豪、哈弗H6、逸动等车型为例,根据有历史传承的产品序列,更加出色的售后体系以及品价对等的整体表现力,这些产品能够被消费者选择。

所以在错综复杂的乘用车市场中,这些车型成为真正意义值得被推荐的好车。

但不是每个车企,每台车都能表现出第一梯队的表现力,我能像你大力推荐哈弗H6的同时,就能向你传达远离猎豹CS10的信息。不是每每一款自主车型,都值得你用血汗钱来支撑你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前,吉利控股托管长丰猎豹工厂,这意味着二线自主品牌份额正在被一线自主品牌吞并,吞并的最后结果就是二线自主品牌体系不断溃缩,产品停产,配件企业断供,售后服务消失,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才是最大的伤害。

越来越多的二线自主品牌被消费者推理市场主流圈层,力帆、野马、东南、江铃、华泰、猎豹、海马等等二线自主品牌想要谋求新的出路难度登天,而一线自主品牌将会蚕食这一细分市场的份额,可以预测的是由于二线自主品牌的持续下滑,自主品牌整体份额还会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品牌没有好的前景,相反随着一线自主品牌蚕食二线品牌的份额,纵然自主品牌整体份额下滑,但随后站起来的一线自主品牌,将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实力,对抗外资品牌。

有的自主品牌真的很差,但有的自主品牌真的很努力,所以选什么车,一定要擦亮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