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商在投资旅游项目时,并不注重旅游规划设计,草草立项,但立项是旅游项目的重点之一,更为重要的文本内的规划设计思路,这才是旅游后续运营的根基所在,而旅游景区规划和运营也不是各自为政,是协同配合的存在关系,

景区为什么要做规划?不管规划还是运营之前都要考虑的问题。景区做规划我觉得可能会有两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项目立项

项目初步呈现是想钩花一个项目的远景蓝图,明确项目的业态组合,财务模型、用地指标、确定项目亮点等,这也是推进后续设计工作的基础。

2、为以后景区的长远发展运营做总体指导;

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景区除了那些拥有独一份资源或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东西,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吸引力。

这就是为什么景区都要去做规划的原因,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点,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景区之魂。

但规划结束了不代表这个景区的工作就完成了。要拿着这些美好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思路去落地,去产生盈利啊。难道几十上百万花了就结束?

这就会涉及到景区的运营管理。我在思考的时候经常会提两个概念: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

景区规划就是一个项目,项目的特点就不说了。它的结果就是要达到甲方金主爸爸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完成项目交付。以前的规划其实到这一步对于乙方来讲就是结束了。标志就是达到评审通过并且项目完成交付。

但对于景区的人来说,才是刚刚开始。因为要按照一套思路进行经营产生营收,这就是一个持续的输出与输入,会涉及到各种比如人员招聘、财务、产品体系等等的事情。

所以景区规划和运营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年的疫情之期间和之后的行业发展中一定会更加凸显出来。

那么作为景区怎么才能为日后运营管理提供更好的条件,这就要重点在规划阶段如何避免掉出现的问题,并且满足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期的运营需求。这个在项目管理中也是一种风险管理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区三个重点:业态、布局、游览路线

业态和布局是景区规划中特别重要的三个个关键点。业态是考虑到以后景区常态化运营中必要的娱乐和消费层面;布局则考虑到以后游客游览体验的舒适度和服务保障层面。游览路线的合理设计则是最大化展现景区特色及服务运营的重点。

一、布局(功能分区)

在规划设计之初会对整个景区进行功能分区设计,因为分区涉及到游客的动线移动,动线就会影响游客情绪,好的动线体验感好,不好的可能就会产生不满。

所以在规划一些布局和设施的时候,都是从大宏观看各区域,然后通过内部的交通线实现各个区域的联系,不走回头路,不看重复景。这样子才能达到特色旅游,主题鲜明,游玩趣味和沉浸体验。

比如:环道设计,一般都有主环道和小的其他环线,主环道可以闭环游览,还考虑人车分流就更好;出入口的动线设计如购票、咨询、闸机口等都应该符合游客的移动为准。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工作的实质是根据旅游线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通过一定的准则和设计合理的路线规划,生成完整的路线设计。在景区游览,游客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参观。当时间不够的时候,游客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一般来说,游客总是希望参观最具标志性的景点和尽可能多的有特色的风景区。如果还有夜游,就还得考虑夜间的灯光规划。

二、业态

业态就会涉及到单体项目的引进和产品等,比如餐饮、娱乐项目、休息设施等。

这个其实就是在功能分区上又更进一步,每个主题性划分的功能区内从吃喝玩乐业态组合的游客体验角度思考,达到分区内功能整合,各分区间有机联合。

在功能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未来景区的一些吸引力是什么:其一,以什么样的产品或业态先吸引游客来景区玩;其二,人来了还有哪些二销的产品或业态能让游客体验的;其三,人来了一次,什么样的产品和业态会让游客有再来的冲动。

那其实在我们规划设计的每个景区,都应该有以上三个方面的产品或者业态布局

三、项目主题亮点

旅游资源乃至所在区域的文脉,其构成的核心因子主要有:历史遗址遗迹、建筑和街区、宗教祭祀场所、经济文化场所、生态旅游聚落环境、地域化要素环境、地域化设施物质环境、区域经济综合环境等。对于文化渊源很深的人文景区要追根溯源,寻找文化渊薮,将景区拥有的文史、名人、传说、民俗等方面的亮点充分发掘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以上只是部分旅游规划要点,而项目中旅游规划设计是系统化的工作内容,从项目定位、概念设计、方案深化、扩初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每一个工作步骤都环环相扣,每一个关键的把控节点都不容遗漏,合理的景区规划,才能导入二消产业,文创产品开发也有相对应的主题可做衍生,同时为项目的落地提供可靠的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