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持续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都已经复课复学了。在不少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近期却接连发生三起学生上体育课猝死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4日,浙江一名初三学生在体育课1500米跑步活动中晕倒,后抢救无效死亡;

4月24日,河南一名初三学生返校复课后在体育课上发生意外,当时他戴着口罩绕着操场跑步,后摔倒发生猝死

4月30日,湖南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时发生意外猝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三个孩子离开了人世,实在让人震惊和痛心。

到底跑步戴口罩会不会猝死?

北京儿童医院综合外科医生朱林生说:“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冷静客观的分析意外不幸事件的背后的原因,减少和避免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学生的猝死与戴着口罩跑步有无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还尚无定论。但我们都知道,长时间戴口罩会呼吸不畅。随着夏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只是戴口罩坐一天都会很闷,更别说做剧烈运动了。

“戴口罩跑步,确实会影响氧气的吸入,对氧气的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至于导致孩子发生猝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可能他有一些潜在的心脏方面的疾病没有查出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说。

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动的时候,人体的耗氧增加,需要吸入非常多的氧气,戴口罩后氧气的吸入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缺氧,这一行为不仅会对人体的肺部造成损伤,还会对人体的全身造成损伤。”

针对这一情况,多个省市发布紧急通知。海南省,广东省,长沙市等多地已经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时,人员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可以不戴口罩。

不要盲目热衷选择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

不要盲目热衷选择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

日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起草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口罩团体标准的起草人之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靳向煜提醒家长:“不要盲目热衷于选择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

靳向煜教授还表示,佩戴口罩就好比是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这道屏障既要阻隔颗粒物、飞沫等,又要保证呼吸顺畅。儿童肺部力量相对稚嫩,心肺功能受损是不可逆的。长时间佩戴的儿童口罩首先就是要求“通气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口罩团体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成人口罩的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49帕,儿童用口罩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30帕。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虽然防护性能高,却不利于透气,对于儿童日常防护而言并非最佳选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的专家宗志勇、王妍潼建议:不要给7岁以下的儿童戴N95口罩,哪怕是做了特殊空气阀设计的N95口罩,因为呼吸阻力会太大,小朋友会有窒息风险。

锻炼身体要科学,别让好事变坏事

锻炼身体要科学,别让好事变坏事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后,不要说学生,很多成年人也都出现了体能下降等情况。长时间没有运动,身体机能跟不上,如果猛然做剧烈运动,还戴着口罩,势必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

健身专业人士和心血管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陆华表示,由于长期的缺乏运动,需要体育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复课的学校暂时不要进行激烈的竞技性体育比赛,而应循序渐进地恢复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慢慢调适孩子们的基本体能。

建议小贴士

建议小贴士

1. 不要盲目热衷于选择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儿童口罩宜采用耳挂式口罩带,口罩带不应有自由端,不应有可拆卸的小物件。选择购买合格合规的儿童口罩,慎选花哨的儿童口罩,安全性和舒适性可以兼得。学校等公共场合日常防护,一般情况下戴口罩一日一换即可。

2. 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发生头晕、胸闷等症状。如果孩子需要上体育课的话,建议在通风的户外进行,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不戴口罩,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触。

3. 不宜进行长时间、中高强度持续运动,包括建议不要太多的进行对抗性的训练。可以选择快走、体操等等较为温和的锻炼方式。

4. 建议学生在口罩上标记姓名确保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运动前正确存放口罩,运动完毕,待呼吸调整平稳、洗手后及时佩戴口罩。

内容来源|中华网 人民日报 整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