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正大声责备儿子:“你怎么又没做家庭作业?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忽然电话铃响了,妈妈接起电话,立刻满脸笑容地说:“是老师啊。您说要来家访,好啊,欢迎欢迎。哪里……孩子在学校里让您多费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暴躁易怒的妈妈,还是一个热情有礼的妈妈呢?

为什么这位妈妈的表现这么不一致?这是因为在“亲近”和“疏远”这两种关系中的差异,决定了这位妈妈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和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 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

室友玩游戏太吵,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朋友借钱忘了还,我们不知道该不该开口要回来;同事抢了我们的功劳,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些事情之所以那么难处理,就是因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是别人的回应和看法,但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的想象。我们害怕自己开口之后,会让对方难堪,或者对方会觉得我们小气。

可是,在这些个案中,“表达需求”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选择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他们的课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探测他人的需要,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同事们总是找他帮忙,朋友也经常找他借钱,他都一一满足对方。但久而久之,他的内心多少也会有些抱怨,可他就是不敢拒绝别人,因为他担心别人说他小气,这一点点忙都不愿意帮。

日积月累之后,他对于那些求助的人心怀不满,因为他觉得那些提要求的人太过分了,他认为同事和朋友们根本就不该提这些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不试着换个角度来思考呢?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情;是接受还是拒绝,这是我们的事情。

我们不可以因为自己无法拒绝,就埋怨别人提要求。而且,哪怕我们拒绝之后,对方真的有所抱怨,那也是他们的事情。这既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不应该成为我们要不要做一件事的判断准则。

  • 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做尝试

一个人需要找工作,但他担心用人单位的人事看不上他的简历,因此他就根本不敢投简历。其实,他想找一份工作,只要在认真准备过后,成功地把简历投出去,事情就完成了。至于判断他是否合格,那是对方人事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担心失败而不敢做尝试,就是因为把关系和责任混淆了。其实,我们只要做好属于自己的课题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