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猫叔

连续两年亏损,2020年的唐德影视,正在为“保壳”而战。

先是《巴清传》重拍完成,天猫技术已支付3亿款项,且唐德影视无需再承担该剧的播出保证义务。《巴清传》这个“拖油瓶”,某种意义上终于被甩了出去。

紧接着,公司控股人吴宏亮拟出让部分股份及公司控制权,如果交易达成,东阳市国资办将成为唐德影视新的实控人。

解决了《巴清传》问题,进而“委身”国资,甚至不惜让出公司控制权,足见唐德影视“自救”的决心,但是唐德影视能否就此翻身,国资入主能否从本质上扭转唐德影视困境,外界依旧充满疑虑。

3亿+亏本甩卖《巴清传》

唐德影视的业绩困境,从2016年的《巴清传》开始。

这部总投资高达5亿,号称“亚洲电视剧制作历史单体最大投资”的电视剧,暗藏着唐德影视复制《武媚娘传奇》爆款的野心,但谁能料到,正是这部剧让唐德影视陷入泥淖,不能自拔。

从《大秦女首富》到《赢天下》再到《巴清传》,几经改名,又经历了“限古令”、范冰冰风波、高云翔事件之后,《巴清传》虽然取得了《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但一直无法获得全部的播出许可,播出变得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6年10月到2020年4月,唐德影视与天猫技术的合同一再变更。在《电视剧<赢天下>信息网络传播权采购协议》外陆续签订了5份补充协议。

2019年9月,按照《补充协议三》,唐德影视承诺花费不低于6000万通过“AI换脸”技术对原主演镜头进行修改,这笔费用由唐德承担。并约定于2020年3月31日前向天猫技术交付已获得国家广电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并准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台卫星频道、互联网进行播出的该剧修改后成片母带。

随后签订《补充协议三》,将过审母带交付期限从“2020年3月31日前”推迟到了“2020年7月15日前”。

4月27日,唐德影视与天猫技术签订《补充协议五》,双方确认,唐德影视已履行合格母带交付义务,将不再投入资金对该剧进行修改制作,且唐德影视无需再保证该剧在 2020 年 7 月 15 日前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台卫星频道、互联网进行播出;原相关协议中有关该剧修改制作的约定均全部终止。

而唐德影视付出的代价是,将《巴清传》“该剧全球、永久、独占的全媒体播放权及其转授权、维权权利”授予天猫技术。授权费用变更为:【750万*结算集数(60-64)】- 1.28亿。

至此,唐德影视彻底放弃了《巴清传》。

正如唐德影视《公告》所说,“补充协议的签署使公司无需承担该剧的播出保证义务,消除了因该剧无法播出而对公司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财务风险,有利于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如今回头去看,按照唐德影视2017年的公告,《赢天下》网络版权则被天猫技术以单集800万元、合计4.8亿元高价拿下,卫视首轮播映权由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拼播,单集750万,合计4.5亿元。

如果一切顺利,9.3亿甚至更高的版权费,早已落袋而安。

可惜中间突生变故,如今耗时三年,倾注心血无数,最终却只能以3亿多的价格亏本贱卖。天猫技术已支付该剧授权费用共计3.028亿元,剩余未付款项将在首播完毕后一次性全额支付。

而天猫技术愿意一再退让并且最终彻底接手《巴清传》,对于唐德影视来说,已是万幸。

溢价50%“投靠”国资办

在甩掉《巴清传》这个包袱后,唐德影视似乎依然缺乏独自走出困局的能力,于是又马不停蹄找来了国资“救急”。

5月6日晚,唐德影视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吴宏亮拟转让部分股份及公司控制权,如果交易达成,东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东阳国资办”)将成为唐德影视的实际控制人。

唐德影视资产负债率为94.04%,净资产为1.36亿元。同时,其实际控制人吴宏亮所持公司股权质押比例已达99.82%。在这笔交易中,唐德影视估值为32亿元,而唐德影视市值仅为21.28亿,溢价约50%。

按照约定,在引入东阳国资办后,双方同意共同积极推动公司引入战略投资人,且东阳国资办同意在本次交易交割后协助本公司新增不少于2亿元的融资。

追根究底,唐德影视缺的其实还是钱。

而管控融合过渡期暂定为交割日起1年。管控融合过渡期内,东阳国资办对唐德影视的相关管理,总体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并充分尊重本公司原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

事实上,自影视业遇寒冬以来,国资入主影视公司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华策影视、慈文传媒、当代东方、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均获得了“国资”救场。国资或许可以救场,但无法从本质上扭转局势。

在2018年东阳发布的纳税大户中,唐德影视以3539万的纳税额,位列44位,影视企业纳税排行更是排在了第11位,是名副其实的纳税大户。

此次,东阳国资办入局救急,某种程度上可以利用资金支撑企业渡过困难时期。但国资能够解决资金问题,却不能解决业务问题,国资是否具备运营民资影视企业的经验和能力,也是大众所疑虑的。

毕竟,要想经营好一个影视公司,光有钱还是远远不够的。

2020,唐德影视的“保壳之战”

受《巴清传》“拖累”,近两年唐德影视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

财务数据显示,唐德影视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9.27亿元、-1.07亿元、-2693.48万元。

这也正是要命之处,唐德影视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如果今年唐德影视仍无法扭亏为盈,那么接下来,将面临着退市风险。

也就是说,2020年将成为唐德影视“保壳之战”最关键的一年。

事实上,唐德影视与国资股东的接触并非首次。在2018年的前十大流动股东榜中,就出现了“中信建投证券-元达信资本-建投投资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京报长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两大国资股东的身影。

而2019年,这两大国资股东纷纷减持,跟两大国资一起撤退的,还有昔日明星股东范冰冰。2019年1-5月,范冰冰将其所持644.96万股陆续清仓,套现近4000万离场。

2015年上市时范冰冰、赵薇联手敲钟,如今明星股东四散离场,《巴清传》这一包袱也不得不血亏脱手,如今的唐德影视只能“投靠”东阳国资办。

截至5月8日,唐德影视市值仅剩下了21.28亿,而两年多以前,这个数字是150亿,市值跌去了86%。

东阳国资办入主后,将进行引入战投、新增融资、资产注入等一系列救急措施,这或许能解唐德影视的“燃眉之急”,但能否帮唐德影视挣脱泥淖,依然是个未知数,“保壳之战”依然面临挑战。

2020年,唐德影视计划投资、拍摄的电视剧和网络剧项目有5部,分别为《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夏梦狂诗曲》《为了明天》《香山叶正红》《枪杆子1949》和《孩子来了》,其中2部为当代都市题材,3部为革命题材。

很显然,这个曾经的古装剧巨头,在吃了《巴清传》的亏以后,如今已经彻底调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