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为了令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以减少盟军士兵的伤亡,美国总统杜鲁门最终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军两名飞行驾驶着B-29轰炸机运载“”小男孩”原子弹轰炸广岛。在“小男孩”投下之后,仅仅数十秒的时间,广岛整座城市就化为废墟,十多万人瞬间蒸发。在见识了原子弹惊人的威力之后,原本还打算“1亿玉碎”的日本,立即就怂了,迅速在当月15日选择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结束后,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美苏两国率领各自阵营对立起来,此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原本拥有原子弹的美国打算利用这核武器威慑苏联,因为美国自信苏联10年之内制造不出原子弹,不过美国小看了苏联克格勃的能力,依靠着克格勃传递回来的资料,苏联仅仅用了5年就造出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它被命名为“南瓜”。自此,苏联也拥有了与美国叫板核武器的实力。按照当时的局势,可以说,哪个国家掌握了原子弹,那么它的手里就多了一张王牌。

近代中国由于积弱积贫,一直饱受欺负。比如当初富裕的满清,尽管一度占据了世界30%的财富,但由于闭关锁国,军事力量薄弱,到了末期就成了任人撕咬的肥肉,每个列强都迫不及待的进来撕咬一口。新中国成立后,正是由于毛主席认识到,中国想要在世界站得住,不受人欺负,必须得加强自身实力,要有尖端武器,这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6月,中国的原子弹研制项目正式被定名为“596”工程。这个代号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段小故事,那就是当初中苏闹矛盾后,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撤回所有援华专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还嘲笑中国“离开苏联的帮助,中国20年也制造不出原子弹”。为了铭记这一份羞辱,于是596就作为了原子弹工程的代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1964年8月份,我国的原子弹终于定型了,原子弹铀-235的装料也完成了。此时问题则在于,什么时候进行原子弹引爆试验,毕竟国际上的反应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而且美国还曾威胁要对中国做扁桃腺的处理,让中国的核能力绝育。对于这一问题,毛主席当机立断的表示:原子弹是威慑用的,不一定真用。既然是威慑作用的,那就早响比较好。最终会议决定按10月份早试的方案进行。

那时试验方式已经定下来了,塔架都搞好了,同时也布置了空投这一套,对于防止敌人破坏,国防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不过为了保密,周总理决定给这次原子弹引爆任务流程取一上代号。当初美国的原子弹叫“小男孩”、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叫“南瓜”,那么中国的原子弹代号叫什么呢?当时就有人商量要不干脆就叫“球小姐”吧,因为原子弹外形就如一个球形,不过考虑到这个名称不太雅观。后来就取“球”字的谐音,改名为“邱小姐”,此外围绕原子弹进行工作的步骤也都是以密语代替,如原子弹装配,密语就说是“穿衣服”,原子弹接雷管,就说是“梳辫子”,这么一套下来,“邱小姐”这个名字还真的挺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10月16日,随着新疆罗布泊上的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在中国土地上方飘起,历时5年的努力,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成功爆炸!当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传来后,毛主席对此特别高兴,决定破例举办一个庆功宴。宴会前,工作人员拟定了一份座席名单给毛主席审定。主席看过后,发现钱学森的名字在另外一桌上,于是他郑重的用把钱学森的名字圈在自己那桌的名单上。宴会开始后,毛主席拉着钱学森的手,对大家说道;“正是有了咱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才能造成原子弹,以后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