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期货”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如何?最主要还是风险对冲。农民种地,更多的是靠天吃饭,究其原因一方面种地看天气,另一方面本来是只会种的农民,却往往还要做不擅长的采购,管理,销售等等,自然是赶鸭子上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给农民种地加上个保险,让农民只负责去种,而把采购、销售等交给更为专业的人去做,在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农业“期货+保险”应运而生,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特性把农民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

首先。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其次,投保人购入保险公司相关产品价格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则通过期货公司买入看跌期权进行再保险。

首先是以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布的价格为基础,设计保险产品,保险期内产品平均价格低于保险约定价格时,按照保险条款,期货公司对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投保人则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赔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定目标价格会考虑农户的生产成本、人工,以及一定范围的稳定收益,保障农户一年辛苦不会白费。保险期限内,期货交易市场的平均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中间的差价由保险公司赔偿。

“保险+期货”模式改变了传统农民种地靠天、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各自为战的不足,将期货公司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研发优势相结合,既发挥了期货公司的专业能力,为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寻找到了新的途径,又丰富了保险产品的种类,最终实现农户、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赢,从而稳定农户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专业的操作交给专业的人,农民只负责种。可能国内不流行,国外早已如此。如果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民定则富,民富则国强。既是国之重器,当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