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几个小时后,在天津港码头,日本外交官及侨民乘坐的船只正准备撤离。突然一伙穿着清军军服的人冲上了船,看见日本人就是一阵痛打,领头的人实际上只是个老百姓,由于他的哥哥被日本人害死了,他便召集了一群人假扮清军来找日本人复仇。然而就在痛打日本人的过程中,偶然的在甲板上捡了一封信,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上面竟然提到了中日两国开战之后,日本在华间谍人员的部署情况,这封密信被紧急交了上去,清政府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个名叫石川伍一的日本人,并且还发现此人竟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川伍一

石川伍一1866年生于日本秋田县,1884年来华加入了设在汉口的日本间谍机构-乐善堂,开始了专职间谍生涯。为了搜集中国的地理、人文环境等情报,石川伍一的足迹遍布云贵川远达西藏地区,考察了之后他给日本写的情报报告里面说道四川这个地方不错,在中国有事儿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地方实行军事割据,建立一个亲日本的政权。石川伍一曾乘船由烟台出发,游历渤海、海口各海岛,进入旅顺、大连、威海等地,详细窥探了清军每个海防要塞的布局、设防等情况。

1891年石川伍一又被派到了天津,以英租界松昌洋行职员的身份潜伏下来,并结识了一个叫做汪开甲的人。在赢得了汪开甲的信任后,又通过他的介绍认识了一位更为重要的人物,此人名叫刘棻fen,是当时天津军械局总办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的书吏。刘棻虽然说仅仅是一个书办,但他的人脉很广,借由刘棻之手石川伍一甚至把自己的情报网渗透到了一些清政府大员身边,比如厨子、护卫等等,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大量第一手军事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4年7月,石川伍一从刘棻那里获得了一份非常绝密的情报,清政府将以水路向朝鲜运兵并且已经租用英国轮船高升号。当时朝鲜内部发生了争斗,清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出兵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大有吞并朝鲜之势。为了掩人耳目,清政府租用英国商船高升号运兵,并悬挂上了英国国旗。但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这艘船被日本的船只突然袭击,除了245人获救生还之外,其余871名精锐官军全部壮烈殉国。这场令清朝当局匪夷所思的海上伏击战,揭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从这一点而言,石川伍一可以说是甲午战争中某种程度上起了关键作用的日本间谍。

清朝末期由于国人松懈,清政府对于刺探军情之类的间谍活动并不怎么重视,但日本却是世界上最重视情报的国家之一。直到1894年8月,在偶然的情况下,日本在华间谍人员的部署情况暴露以后,天津城守营奉命加强对日本人的监视力度,很快就发现了石川伍一的踪迹。光绪皇帝再度就石川一案,向李鸿章发出密谕,要求他严刑审讯,如揪出探听军情等却确证据,即行正法不得稍设宽纵。

日谍机构

鸦片战争后日本便开始不断的向中国派遣官员进行考察,搜集了大量的政治、财政、风俗等方面的情报,这其中不得不提到日本在华的一个秘密情报组织-乐善堂。

1886年初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遣了一名陆军中尉秘密潜入中国,在汉口建立情报机构,这个情报机构的建立者便是被日本人称作每500年才将降世的一大伟人-荒尾精,荒尾精1859年出生于日本尾长,幼年时移居东京,深受当时征服中国、掠取支那思想的影响,逐渐滋生了侵华的意识,并为此而开始学习汉语。当时陆军的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十分器重他,之后也正是在川上操六的亲自安排下,荒尾精奉命潜入中国进行间谍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6年的春天,荒尾精怀着欣喜的心情从日本出发直奔上海,在上海一个日本商人已经等候他许久,此人名叫岸田吟香,他在中国开办了一家药铺起名乐善堂,专门经销一位美国传教士赠送给他秘方的眼药水,他一边经商,一边不计酬劳的为日本军方搜集情报,有时还为日本间谍提供栖身之所。

荒尾精与岸田吟香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荒尾精还在对方的资助下,在汉口开办了乐善堂汉口支店,并以经商为名进行间谍活动。

乐善堂是日本在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的间谍系统,此前虽然有很多日本人从事在华间谍活动,但多是单枪匹马各行其事,日本在华谍报的规模也是非常小的。直到汉口乐善堂成立之后,这一局面才有了本质的转变。后来荒尾精又以汉口乐善堂为中心,建立了湖南、四川、北京三个支部,其中的间谍构成一半是志愿者,一半是有着日本官方背景的人员,这些间谍大都是20岁左右的日本年轻人,他们蓄辫发着华装,看似和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以江湖各种职业为掩护,徒步行走探查中国内地各省,有的挑着货郎担或者骑着毛驴一路叫卖药品、书籍,这样既有了沿途的费用,又可以搜集情报,货卖完就装扮成了算命先生、无业游民,甚至是乞丐等一路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码本丢失

在1886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清朝官船访问日本长崎港期间,清朝水兵因与当地店家发生了争执,被随后赶来的日本巡警袭击,不料来访的清朝军舰上竟然冲出了400多人直接扑向警察局,而且军舰上的12寸巨炮全部调转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面对清人的坚船利炮,日本人只能放人还进行了道歉赔偿。在这场混乱之中,一个日本人偶然拾到了一本清人遗留下的小字典,于是马上报告了当地的警察局,日本当局立即组织专家对这本小字典进行了分析,最终判定这是中国人发电报使用的汉字译电本,他们还根据译电本中 数字的组合方法,从中分析出了清朝的电报密码。

可相反的是,清朝士兵在国外发生了译电本丢失这样的大事,竟然没有一个人上报朝廷,后来竟然导致甲午战争前夕,清朝驻日使馆和清总理衙门之间的电报全部被截获破译,日本对清朝出兵朝鲜对日战争态度和决策等重大机密都悉数掌握,清朝毫无任何 底牌秘密可言。石川伍一是甲午战争前后最早被发现的日本间谍,在这之后又有数起日碟案被查出,汉口乐善堂也由此浮出水面,后来汉口乐善堂遭到了清政府的查封,其资助人岸田吟香被拘押,荒尾精则在混乱中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间谍

虽然乐善堂被查封,但是日本的间谍仍在以各种形式深入到中国腹地的每一寸土地,在此之后,北京曾经先后出现了两家著名的日本特务机关,一家叫青木公馆,另外一家叫坂西公馆。青木公馆的主人叫青木宣纯,他自幼爱读《三国志》,受此书的影响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甲午战争之后,青木宣纯于1897年被参谋本部派往北京以日本驻华公使馆武官的职位,在北京设立特务机关,对外则以青木公馆的名义广泛结交中国官绅人士,就连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是青木宣纯的座上客。

日本经过维新变法一跃成为强国之后,袁世凯也开始用另一种眼光重新看待日本,而且他还请青木宣纯协助他训练新军。1903年末青木宣纯接到了日本参谋本部委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时日本正与沙俄帝国为争夺辽东半岛而剑拔弩张,青木宣纯则需要与中国共同组织对俄谍报。面对青木的一番要求,袁世凯并没有过多犹豫,便答应了下来。他从部下中挑选了10多名士官以逃脱为名,把他们送到青木的手中供他调配。

中国的局势纷繁复杂,对于青木宣纯来说,袁世凯这个位高权重的人,可不是他唯一的合作对象,随着局势的发展,此时的青木宣纯开始物色别的合作对象。最终袁世凯在当了83天的皇帝后,在国内的一片反对声中郁闷辞世,而孙中山得以再次从日本回到中国,并在上海受到了青木宣纯的热烈迎接。而,青木宣纯与1923年12月死于日本家乡,结束了他在中国长达40年的特务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肥原贤二

青木宣纯死后他的门生坂西利八郎接替了他的工作。相较于青木宣纯,坂西利八郎对日本的最大贡献,同时也是对中国最大的灾难,就是培养了更多的中国通,尤其是后来的侵华日军的主将土肥原贤二。自从土肥原贤二来到中国以后,对中国的颠覆工作从未停止过。1928年土肥原贤二参与制造了著名的皇姑屯事件、炸死东北王张作霖,试图逼迫东北军对日本开战,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占领中国,但在希望落空之后,他又利用清末废帝溥仪在东北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从918事变到汪精卫叛国,土肥原贤二在中国从事了将近30年的特务情报工作,几乎抗战时期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都有他的影子。不过能言善辩的大特务头子在1946年接受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时,却是沉默寡言,在两年多的审判中他只说了4个字,也就是当审判长问他是否承认自己有罪时,土肥原回答主张无罪,并再不开口,只是他最终也难逃在巢鸭监狱被第1个送上绞刑架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谍影重重

其实关于日本对于情报搜集工作的重视,早年留学日本的蒋介石曾发出这样的一种感慨,日本人无论男女都有一种很深的谍性,不要小看每一个来华的日本人,他们都有情报搜集的任务,可以说重视情报是日本整个国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身边说不定还潜伏着日本间谍,很有可能是一个公司的职员、游客、学生或仅仅是大街上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