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她是困扰画坛500年的女性,也被誉为是画坛之中最具有典雅和恬静形象的女性,每年前去欣赏她的人高达几百万,以至于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亦或是一个姿态,都成为了众多画家争相模仿的对象。她,便是蒙娜丽莎。

或许很多人会好奇,研究一幅破画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古画更深刻的研究,多数人都是持有褒贬不一的态度,很多网友更是认为,当初达芬奇或许只是随手一画,何必这么当真呢?但这一定是不了解达芬奇的人,更是不了解《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人,试想一下,这幅画能够被保存至今,仅仅是随手一画吗?并非如此,它反而是达芬奇生前最喜欢的一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一个被“封神”的人物,在素描、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制图学等学科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同时被誉为古生物学、植物学和建筑学之父,而这样的一个天才,能够把《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收藏在身边,前后进行了四次的覆盖与修改,足以看出这幅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娜丽莎》

由此来看,研究《蒙娜丽莎》的秘密,更像是在研究达芬奇的历史,但在无数的专家学者研究几百年后,却发现了问题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在持续的增多,就像是达芬奇为世人所留下的一个个秘密一样,等待人们去揭晓,而其中普遍认知的神奇之处就是看嘴角没在笑,但看眼睛反而会觉得在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尔沃斯·蒙娜丽莎》

一个微笑,成为了画坛中不可逾越的经典,但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蒙娜丽莎》并非是最初的原稿,反而是经过了3次修改才完成的作品,在利用“碳定年法”对画作进行时间勘测后,发现了蒙娜丽莎第一层的草稿轮廓,而在第二层覆盖修改的内容上,看到了一个《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

但在第三层覆盖修改图中,专家却发现了一个很令人惊讶的问题,那便是“另一个人的画像”,这个人从外表看根本不像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男性的外貌,而且眼神也是向左看,那么蒙娜丽莎是男是女?这个问题提出后,部分专家认为蒙娜丽莎其实是达芬奇的自画像,但这个说法至今没有依据,而我们更加好奇的是,这幅画在画男的还是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研究《蒙娜丽莎》

我们如今看到的蒙娜丽莎,其实属于达芬奇最后一次覆盖修改,也就是一位典型的女性面貌,但对于蒙娜丽莎是男是女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直到法国拿破仑家族的后人,在菲希私人图书馆的一个木墙中发现了一幅价值7000万的《蒙娜丽莎》“半裸”像后,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裸”的蒙娜丽莎》复印图

究竟是男是女?在“半裸”像之中当然是一眼便知,而这幅《“半裸”的蒙娜丽莎》在几百年来,一直是被拿破仑的叔叔,红衣主教约瑟夫·菲希所收藏,而在菲希的私人图书馆中,后人终究是发现了这幅被隐藏几个世纪的画作,而这蒙娜丽莎的“半裸”像被展出之后,对于之前蒙娜丽莎是男是女的问题不攻自破,一眼便看出确实是一名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裸”的蒙娜丽莎》

这幅“半裸”像也是达芬奇第一幅在中国展览的真迹,曾在安徽合肥中国首展暨绘画与设计艺术展览中进行展示,专家从颜料等方面勘测后,确定它是15世纪时期的画作,但在画坛中仍然有众多专家对是否是真迹而质疑,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研究达芬奇的学者卡洛·佩德雷蒂,便认为达芬奇可能创作过这样一幅画,但这一幅很可能是当时有人临摹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恶搞《“半裸”的蒙娜丽莎》

尽管真假难辨,但毕竟是500年前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有着7000万的价值,因此专家认为这幅画才是蒙娜丽莎的真实面貌,这个判断如今也得到了画坛的公认,毕竟当初的达芬奇,最初很可能是在创作一幅“半裸”像,而如今我们看到的《蒙娜丽莎》,有可能是他之后根据印象重新创作的,大家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