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丽

通讯员 徐晓阳 报道

晨报淄博5月14日讯 近日,淄博市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方面,再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激励,并获得“在安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重点园区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时奖励2000万元”等专项激励,淄川区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专项中也获得通报表扬。这是淄博继2017、2018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和督查激励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近年来,淄博市立足工业产业基础好、门类全、体系完善的优势,创新提出“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和发展模式,围绕产业链条集聚产业资源、配套企业,把产业链条做大做厚做强,加快了产业迈向中高端。对产业升级进行系统谋划,量身订制新材料、高端化工等9个重点产业规划,提出培育氟硅材料、新能源汽车、MEMS等20条左右产业链条及相应企业、项目。出台落实“七项真功夫”精准突破“双招双引”27条措施,举办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膜产业论坛、青商大会、友城合作洽谈会、陶博会、齐文化节等重点展会,聚力招引龙头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基于丰富的上游供应链,与中化集团合作总投资200亿元的尼龙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53亿元吉利汽车年产15万辆新能源高端商用车项目等落户淄博,2019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0个。

此外,淄博搭好链接高端“平台”,着力强化转型升级支撑。搭建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齐鲁数谷产业园、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爱特云翔等一批数字经济平台和企业加快壮大,互联网、软件信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在25%以上;完善物流体系,提升11个智慧物流园区;搭建资本金融平台,规划建设金融街;搭好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大学城、科学城、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建设等。

在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上,淄博也下足了功夫。淄博市着眼建设产业转型新高地,积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圈。围绕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扎实推进承诺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等模式,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人才金政37条”等。打造优良政策供给生态,出台以《关于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体系的意见》为统揽,以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引才用才等重点领域政策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

今年,淄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方面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优先支持老工业产业转型示范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