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即位的时候,南宋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政坛三巨头”,即以理宗为代表的皇权、以杨太后代表的后权和以史弥远代表的相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太后对理宗继位现实的承认,换来了理宗登基之后自己垂帘听政的地位。

宝庆元年的上元节,理宗设宴恭请杨太后,席间一枚烟花径直钻入杨太后椅子底下,杨太后大惊,“意颇疑怒”,然后拂衣而去。

理宗随即聚集百官谢罪,并要处罚安排宴会的内侍,杨太后笑着说:

“难道他特地来惊我,想来也是不小心,赦免了他吧。”

于是母子和好“如初”。但杨太后却把它与自己的垂帘联系起来,以为这是理宗要自己撤帘的警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想理宗、史弥远在废立过程中的毒辣手段,杨太后的娘家人都劝杨太后金盆洗手,陈说利害,劝其撤帘。于是杨太后垂帘七个月之后隐退,三足鼎立之势告吹。

理宗十八岁才被史弥远带到京城,在朝中毫无根基,没有任何政治势力与威望。他得以登上帝位,全靠史弥远扶植。

理宗很清楚,要想巩固来得名不正言不顺的帝位,必须要有史弥远的支持。

皇子赵竑的遭遇,更使理宗目睹了史弥远翻云覆雨的手段。基于这种考虑,理宗很快就将政事完全交给史弥远处理,自己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宅男”。

史弥远病重不治之后,理宗封其为卫王,谥忠献,公开宣布“姑置卫王事”,即将史弥远的事情搁置起来,禁止臣僚攻击史弥远的过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宗虽对史弥远多加维护,却毫不留情地剪除其党羽。史弥远的得力助手“三凶”首先被贬斥出朝。“三凶”指的是台谏官梁成大、莫泽、李知孝三人,端平元年六月,理宗将三人流放,追夺官爵。

理宗曾向宰相吴潜表示要立赵禥为太子,吴潜上奏说:

“臣没有史弥远那样的才能,忠王恐怕也没有陛下那样的福分。”

吴潜此话,一语双关,不但反对立赵禥为太子,而且触及理宗与史弥远阴谋篡位的痛处,让理宗十分尴尬,却无言以对。理宗心里很得牙痒痒,有了罢免吴潜的意思。

理宗任用了一批贤良之士,深孚众望的真德秀、魏了翁被请回朝廷任职。理宗吸取史弥远专权的教训,在选择宰相的时候非常谨慎。理宗在更化期间任用过三十七名宰执,大多皆是一时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人的主持之下,这一时期的朝政较为稳定。之后理宗重新将选拔台谏官的权力收归皇帝、任用的台谏官,大多立论忠直,能胜任这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