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各种行业的中心。"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全国都在不断加快城镇化的步伐,而在建设里,最先的就是首都。

而创立一个新朝代,最紧要的就是得确立一个新的都城。

1949年,蒋先生南渡台湾,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解放,新中国有11座城市进入了首都的候选名单,包括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及北平(北京),

在面对有11个候选城市时,为什么最终还是选定了北京?

选址的政治意义

即将建国时,中共中央领导对于首都的定址还存在着争议,但当时王稼祥强烈要求将北京设为首都,其实是反映了大部分人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位于沿海地区,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良好的地域基础。

且北京处于东北和关内的咽喉地带,背靠蒙古和苏联,距离不远不近,又同时被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意义很重要,

进可攻,退可守。

南下直奔中原,东入关,

背靠群山,俯瞰华北。

上海扼守长江出海口,港口贸易发达,近代以来一度达到了全国第一大城市,但经济的过于发达就让人们容易忽视他的行政作用。纵观全世界,沿海贸易地区都是经济大城市,但鲜有行政上的特大建树。哈尔滨和广州,一个过于靠近北边,一个过于南边,不利于全国的统筹,一旦某地发生变故,救援计划可能会不及时。

东北拥有全国大部分的重工业,经济不用说,人口素质也是较高,可长期被日本侵略军割据,还存在长久的恢复期。当时成都和重庆尚未解放,自古以来占据了天堑地势,易守难攻,只适合作为地方政权的割据,毕竟被围困,也是同样难以突破。

在蒋先生溃败之前,一直将国都定为南京,他是依靠着江浙一带资本家带来的巨大经济支持,各项设备相对来说是最为完善的,包括交通、通讯等都是很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南方地区很大部分还没能得到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势力时刻在威胁着南京的政治稳定。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完全不同于蒋先生独裁下的国家政权。共产党需要在北京找到全国人民的基础,发动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从而完完全全取代南京国民政府。

当时的现实情况

首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门面,就应该将现代化都市放在最先的考虑范围。

延安作为抗战革命时期的重要据点,其经济实力实际上很落后,经济中心的从西北转移必定趋势,让它只能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西安也是如此,虽然有着十三朝古都历史的沉淀,加上稳妥的群众基础,可是陕西环境资源的压力巨大,很难完成一个首都的运转功能,更让不用说规模的扩大。洛阳和开封平原广袤,和平时期可以保证粮食的供应,地处四方要道,本来是很有先天优势,但河南太贫困了,经济上根本无法辐射全国,只能将其作为后方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虽然也曾是古都,还在长江流域,有龙盘虎踞之势,其中更是精英荟萃,人杰地灵。可近代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国民党军队北伐后,依靠南京迎来了短暂的黄金发展期,故而对北方控制很弱,以至于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军攻占,无数百姓身处水深火热。要是南京国民政府但凡有点儿前瞻性眼光,将首都定在北京,肯定可以将日本侵略军拦在关外,何至于战火燃遍全国。东北三省联合后方主力军,完全可以在更加有力的条件下作战。

北京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城市,与同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可以建立良好的联系,即是一个出口,又是一个缓冲带。

1949年3月5日,在召开的中共七届全会上正式提出定都北京,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国解放后,要想跟上世界民族的步伐,必须将工作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行全面的城市经济建设。毛泽东当时提出,希望4月或者5月彻底解放南京,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后,即可定都于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都城的历史

北京向来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的旧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中原和北方都可以将其当作门户,

有人称它为中国的"龙眼"所在。

元朝定都大都让蒙古贵族清楚地意识到北京正好处于中西方交汇点的优势,掌控全国,君临南方。

事实上,

从北京向南方出动的军事、政治活动都很成功

,诸如蒙古铁骑、燕王朱棣、清兵入关。北京依托着漠北地区的辽阔背景,只要上了马背,就可以很快消失在茫茫平原。

明代开国定都的是南京其实是符合明代人的习惯。可眉骨势力在漠北虎视眈眈,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要是不即使加固边疆,全力守卫,成为北宋第二也是不无可能。

故而明代迁都于北京是囊括了历史、文化、军事、政治背景,这是中国文明从东方向西方缓慢迁移的结果。

一旦守住了北京,就等于占据交通要塞,扼住西北到东北,南方向北方的道路,所以说它是"龙眼"也不无道理。明代人认为"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

"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统治者依旧坚持将北京作为都城,就开始有了雄霸九州的眼光与胸襟,清廷初始,以多尔衮为首的统治阶级远见卓识,为了谋求进取,固守北京,皇太极在北京一统全国,希望建立万年的功业,虽然他这个愿望依旧破灭,但北京却还是长久地被作为首都。

三百多年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取得胜利,中共中央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意志,将北京作为了新中国首都,在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曲折发展后,现在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逐渐提高的综合国力,日益改善的人民生活都让我们见证了,北京作为首都确实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看,几十年的问题被团结的中国人民协同解决,

1949年的十一个城市里挑中北京,果然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