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拉斐尔前派画家,最著名作品竟是为展出而改,网友称原作更好

拉斐尔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他的作品以神话、宗教为题材,

风格空灵人、柔美、圣洁。

而在他之前其实还有一个拉斐尔前派

后人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不过拉斐尔也是从中借鉴很多,

给了他灵感的启发。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拉斐尔前派诞生的背景是,

当时艺术处于一种被机械化、教条化压迫的状态,

主流作品很刻板、条条框框非常严苛,

拉斐尔前派主张打破这些束缚,

回归真实的自然的美。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这类作品中,

我们能看到曾经看不到的,

自然灵动的眼神,美丽圣洁的姑娘,

多彩多姿的颜色……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拉斐尔前派:

它让美丽回归最原始的状态,

而不是被哲学、文艺理论和教条捆绑和束缚,

它是一种反叛,也是一种回归。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拉斐尔前派中有一位画家非常杰出,

他虽然不是这个派别的创始人,

但是说起这个派别,他的名字必须要提起,

他就是亚瑟·休斯。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他的作品还极具个人风格,

有一种柔弱脆弱之美,

很像春日里摇曳在风中的细细柳枝,

这也跟他画中经常描绘的主人公有关,

他爱画骨感柔软的女子,而且病情往往忧郁悲伤,

有点类似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

所以整个作品都弥漫着浓浓的忧郁感。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不过也正是这样,他的画作独具一格。

画中的女子总是身形纤细、下颚很瘦,线条感很强,

如同树林里的精灵一般,空灵、轻盈、优雅。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亚瑟·休斯很喜欢描绘有关情侣的题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幅画作叫做《永久的婚约》,

画中地点也是在树林中,

男子手扒着树枝,眉头紧皱眼神很忧郁的向上看,

柔弱的女子皮肤苍白,身形瘦削,

她的手紧紧握着男子的手,

眼神深情而忧伤地望着自己地情人,

虽然身后是盛开的花丛树木,

但是两个人的神情已经昭示了他们悲伤的结局。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这幅画可以说是亚瑟·休斯的代表作,

但是这幅画原本却不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为了参展而修改的。

原作叫做《山盟》,

画中本没有这名柔美的女子,

只有男子一人,而这名男子就是亚瑟本人。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他在创造这幅作品时候,是有一个小故事的,

某一天他外出写生,来到这片树林,

看到野玫瑰开的茂盛,心生欢喜,

正提笔要绘画下来时候,不料突然下起雨来,

他便只好躲在树荫里避雨,一直等到雨停了。

而且一直等了三个小时,汗水都顺着脖颈一直往下流,

他便一直在树荫里倾听雨声。

听了这个故事,网友纷纷称认为原作更好

更有画面感,能够引起人无限遐想,

加上美丽少女,总感觉少了一份思索的空间。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后来这幅画原作完成后,皇家美术学院拒绝展出,

为了能顺利参展,才修改成最后的这幅画,

加上了这名少女的形象,并且在树上刻上她的名字,

这是这对情人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学院在这幅作品展出时,

还在下边加乔叟的一句诗:

用尽世间所能知的甜美赞词,

绝非甜美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