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石天基看透人生时,说到“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场扯淡没来由。”正所谓人间无常,我们浮游其中,总有感慨万千,浮生如寄,涉世不深也难以琢磨透彻,而在故宫中便有着一幅500年前的古画,他仅仅画了3个驼背老头,便展现出人心的复杂险恶,成经典讽刺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李士达《三驼图》

何谓讽刺图?人们往往认为艺术就是展现美,其实不仅仅是展现美,还有着展现“丑恶”的一面,美的事物的确雅俗共赏,但也很难流传久远成为经典,而讽刺世间丑恶的画作,却更具有思想,令人回味无穷,他们不畏惧黑暗,拿起画笔来与人心的丑恶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三驼图

就像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拿起笔头当枪杆一样,画家也同样可以用画作,来展现思想,《三驼图》便是这样的一幅画作,在画面之中,这幅画仅仅画着三个驼背老头,但不同的人看到后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一幅喜气洋洋的画面,却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幅“讽世”之作,那么画家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驼图》题字

了解一幅画,一定要了解他的作者,《三驼图》保存在故宫之中,由500年前明朝画家李士达创作,而李士达这个人,画画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简单,与如今的“极简主义”很相似,他画画简单几笔,却蕴含着深意。

于是在他的作品中,也经常会有他的朋友题字表达看法,而《三驼图》中便题着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三种看法,而涉世不深的人,很难看懂画中的深意,但看懂这三首诗,也便能看懂了这一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驼图》钱允治题字

这第一首诗是由明朝著名文学家钱允治所题,他在画上写到“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这首诗听起来,很像是一首“打油诗”,前三句都是在表达自己对《三驼图》表面的看法,但最后一句却直击人心,说到“世上原来无直人”,意思是认为画家是用驼背,来表达这世间阿谀奉承之人很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也很多,但直来直去真诚的人却很少,可谓是一阵见血,直言人心的丑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驼图》陆士仁题字

第二首诗则是由明朝画家陆士仁所题,他同样是李士达的朋友,但看待这幅画,却从中看到了好的一面,他在画上写下“为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

陆士仁认为,这三个驼背的老头,是由于生理条件导致的,但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内心不正直,所以他认为这幅画是在告诉人们,我们不能“以貌取人”,看人应看到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驼图》文谦光题字

第三首诗,同样也是一位明朝画家,名为文谦光,这是一个嫉恶如仇的画家,与陶渊明一样有着归隐山林的想法,因此他在画上写下了“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归思早,世涂只见折腰人。”

意思是表面上这三个驼背的老头关系很亲,但每个人都是装模作样,并且引用了陶渊明归隐山林的思想,认为画中表达的意思是真正人心善良的人早已归隐山林,而在喧嚣的城市之中,只剩下人心丑恶的驼背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士达《三驼图》完整版

简单几笔画三个驼背老头,却充满了对人心丑恶的表态,这幅画也因此成为了讽世主题中的经典之作,而看到这幅画,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幅三个驼背老头的画,很难看懂其中对于人心丑恶的思想,你能一眼看懂画中的深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