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这是中国歼-7E战斗机首飞成功的30周年纪念日,这也是成飞公司在特殊困难时期,不等不靠,积极向世界先进靠拢,自主做出的最强搏击,为歼-7战斗机系列重新赢得了10年的生命周期,从歼-7E开始,成飞获得了数百架订单,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也为成飞顺利过渡到新一代全新三代机歼-10和枭龙战斗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员工生活过得去,技术队伍没有流失,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就技术而言,歼-7E战斗机是从米格-21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型号,米格-21战斗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二代机,强调高空高速性能,飞机可以2马赫速度飞行,但是弱点也很明显:机动性不足,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F-15和F-16战斗机研制成功,这意味着战斗机历史潮流发生了巨大转变,就飞行性能而言,高空高速不再是重点:中低空机动性是核心,而歼-7E飞机就获得了三代机这个核心技术!

歼-7E战斗机也是中国第一款高机动战斗机

三代机核心指标有几个,最核心一个是强悍的跨音速机动性,这也是战斗机格斗最常用的区间,如何提高跨音速机动性,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采用了多种技术,除了F-15依靠超高推重比和低翼载达到目标,飞机机翼大多采用42度中等后掠翼,外加边条翼,外加前缘机动襟翼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俄罗斯研发三代机,而中国到了80年代才开始准备,最终结果就是1998年首飞的歼-10战斗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设计师就梦想得到一款先进的三代机,和世界先进水平靠拢,歼-10战斗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三代机,但是在那个年代,中国航空工业底子薄弱,虽然胸怀攻克三代机的壮志,但是关键技术全部缺位:电传飞控技术,没有!先进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没有!先进脉冲多普勒雷达,没有!先进超视距空空导弹,还是没有!总师宋文骢被业内专家讽刺:钓鱼工程,5分钱也想上长城,背着“超级大忽悠”的名头一干就是18年。

歼-10战斗机的成功是一个意外,研发开始之初,除了总师之外,几乎无人相信可以成功!

而在歼-10研发过程中,歼-7E则带来了更多的惊喜,歼-7这样一款高空高速飞机,在设计师的努力下,居然变成了高机动战斗机,这一个巨大的成功,立即让中国空军和某些专家逐渐改变了想法,使用老旧的涡喷发动机,居然仅仅修改了机翼就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机动,那么更先进的气动布局,外加更强悍的发动机,做到三代机的水平,那就毫无问题了!

歼-7E在成都飞机公司的设计师看来,就是一款极度增强中低空机动性的战斗机,飞机设计师将歼7II战斗机机翼外面一半,改成前缘后掠翼42度设计,内侧机翼则保持了歼-7战斗机的57度后掠角,这种双三角翼设计,提高了飞机的升阻比和航程,同时设计师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大迎角飞行性能,还在外侧机翼上使用了前缘机动襟翼,这种设计可以提高飞机起降性能,而且可以极大提高飞机的失速迎角,这也是三代机常见的关键技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7E的成功,有一半归功于西工大教授的努力

最终结果,飞

机机动性提高20%,续航能力提升20%,起降能力提升10%,作为一款严重过时的二代机改型,获得如此高的性能全面提升,在世界战斗机历史上,几乎是破天荒的,历史上的战斗机机动性基本都是机动性越改越差,性能最好的就是第一款

,之后不断增加重量,机动性不断萎缩,甚至变“肥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16的改型,装上保形油箱后,只能作为攻击机使用,丧失了高机动的本色。

事实上,针无两头尖,一款战斗机强调高机动和高空高速性能是有矛盾的,机动性提高了对高速性能一定有影响,歼-7E相比歼-7II战斗机,虽然厂家宣传基本保持了高空高速性能,事实上,飞机高速性能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最大飞行速度从2.0降低到1.8马赫,1.2马赫以上的加速性也有一定的恶化。

成飞成功攻克歼-7E众多难关,包括前缘机动襟翼故障收放,副翼蜂鸣,飞机纵向飘摆等难题,也为之后成都飞机研究所的歼-10研制提供了大量的前行经验,成飞在当时拿不到先进的发动机,架构限制无法安装大型雷达,无法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歼-7E首飞10年后,中巴联合研制枭龙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几乎满足了所有的要求:高机动,先进雷达,先进导弹,弥补了歼-7E遗留的所有缺憾,继续翱翔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天空,这,才是歼-7战斗机的最终魔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