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遂愿:为何要有女飞行员

飞机发明至今不过百余年,但从一开始,飞行就是勇敢者才能参加的游戏。早期的飞机,驾驶舱设备简陋,甚至是“敞篷”的,采用机械操纵。飞行员要迎接扑面而来的劲风,要承受高空中刺骨的严寒,稀薄的空气,还要用尽全身力气去扭动方向盘、扳动拉杆。而在飞机上升、下降、起飞、降落、急转甚至翻转时,更要承受头晕目眩、重力过载的考验。这些,都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而当代的最新战机,虽然在驾驶舱构造和飞行员防护方面有了更多的改进,但同时,其速度远远超过旧式飞机——二战时飞机时速不过数百公里,如今的喷气式飞机速度可达2000多公里;加速度更大——最多可产生9倍的过载重力;同时操作更加精密复杂。更别说,作为军用飞机,还有临阵作战的紧张激烈。因此现在的战机飞行员,要求只能比过去更加严格。为此,各大国的飞行员都要采取严苛的选拔标准,残酷的淘汰机制,确保真正合格的人进入飞行员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富汗唯一女飞行员)

这些,对女性来说是更难以达到的。而当前各国的战机,很难专门为男女飞行员单独配置。

整体来说,男女之间具有生理差异。男性一般身材高大、骨骼强劲、肌肉发达。同时男性的逻辑思维、空间定向更好,在突然情况下也更容易沉着冷静。相对来说,女性身材娇小、骨骼肌肉比例低于男性,情绪更容易感性化。这些,都是女性飞行员需要克服的天然困难。

例如,美国最新的五代机F-35,前几年便曝出其旧式头盔对于体重75公斤以下的飞行员,在弹射时可能发生危险,甚至导致颈椎断裂。显然,“体重75公斤以上”这个条件,女性比男性更难达成。现在虽然美国已经更换了更合理的头盔,然而存在的其他隐性风险是一致的。而现代战斗机设计的最大过载承受能力为9个G,相当于9倍的体重加在飞行员身上。这使得骨骼和肌肉占比较小的女性,会比男性承担更大的考验。一旦过载量超过可承受范围,便会出现“灰视”(眼睛看不清)甚至“黑视”(完全看不见)现象,后果十分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女飞行员)

这些,都造成女飞行员的选拔,实质上比男飞行员更加艰难。比如2005年空军招收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学员,当年报名的2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只有35名被选拔进飞行学院,真可谓万里挑一。如今包括余旭在内,中国也仅仅有4名能够开三代机的歼击机女飞行员。截止2012年,世界上有女飞行员的国家总共也不过16个。

在有些国家,女飞行员还可能承受男女不平等的歧视,从而在硬实力之外,更遭到软性限制。

然而即使如此,还是有大批热爱蓝天的巾帼健儿,勇敢地追寻自己的长空梦想。她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借助铁翼腾飞。尽管存在前面提到的种种困难,但同时女性也比男性有不少优点,例如更细心,更缜密,更敏感。从各国的培养经验看,歼击机女飞行员在武器操控、精密仪器使用和地形识别等方面,都有超过男飞行员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飞行员:跌跌撞撞的上位之路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女权斗争比较激烈的国家。美国女飞行员们能得到很多机会锻炼,但同时必须克服世俗的偏见压力。

美国最著名的女飞行员叫艾美利亚.埃尔哈特(1897-1937)。她在20岁开始学习飞行,并在1932年5月驾驶爱机“小红巴士”飞越大西洋,成为史上单独、不停顿飞越大西洋的第二人及首位女性。同年8月,又称为单独、不停顿飞越美国的首位女性。她还是获得“十字飞行勋章”的首位女性。埃尔哈特不仅热爱飞行,而且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在给丈夫的信中谈到飞行虽然很危险,但“女人必须像男人那样勇于尝试。”她的光环成为美国30年代女权运动的旗号,连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也想向她拜师学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7月,埃尔哈特试图进行首次环球飞行时,在太平洋上空失踪。美国政府耗资400万美元搜救后一无所获,不得不在1939年宣告其死亡。1991年,“寻找历史飞机国际团体”在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尼库马罗罗岛上发现一片变形的铝板。2014年,该组织证实这正是埃尔哈特座机的铝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埃尔哈特影响,美国女子飞行得到蓬勃发展,然而依旧受制于世俗偏见。数年后二战爆发,美国组建了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女飞行员总数曾达到1074名。考虑到美军在二战生产了35万架军用机,这个数字其实很小。她们的主要任务是将飞机从厂家开到前线机场,试飞,以及培训男飞行员的仪表操作。总之,都是二线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在大战期间,这些女飞行员显示出不亚于男性的飞行技术和经验,但随着战争逐渐走向尾声,歧视女性的官僚们卸磨杀驴,于1944年底解散了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大批女飞行员被排挤出飞行队伍,被迫改行从事与飞行毫不相干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30年,美国妇女别说开军机,就连想参加民航和商业飞行也遭到种种阻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僵局到70年代才打破,外因是冷战中期美国处于相对劣势,内因是女权主义运动和反战主义造成的双重冲击。到1973年,美国联邦航空局才吸收了一名女飞行员。1976年,美国通过法案,允许军校招募女性。1977年,美国空军航校和领航学校首批招收了16名女学员。到80年代前期,美国空军每年培训女飞行人员的名额均达到100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美军还禁止女性直接参战,而只允许她们担任支援战斗的任务,女飞行员们主要驾驶侦察机和后勤运输飞机。不过这样同样为带来损失。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属于陆航的朗达·考恩纳姆少校和梅莉莎·尼利少校因直升机坠毁被伊拉克军队俘虏,而玛丽·罗西同则在沙特坠机事件中丧生,成为美军历史上第一个死在战场上的女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93年,美国国防部取消了禁令,女飞行员们终于可以执行真正的战斗任务了。1998年12月,美军“沙漠之狐”行动空袭伊拉克,有9位女飞行员驾驶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和救援直升机执行了任务。1999年,女飞行员们又参加了美军对南联盟大举入侵。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女飞行员们更是驾驶希先进战机,对塔利班和萨达姆的军队狂轰滥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直接参战,也进一步提升了在美国空军中的地位。据统计,9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军官只有2%是女性。而到2011年时,30多万美国空军中,已有6万多名妇女,其中包括约1000名女飞行员,很多人驾驶F-22战斗机,U-2型间谍飞机,C-130型运输机等。美国空军军官中妇女的比例也和总数接近,达到14%,比20年前提升了6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女飞行员:至今保持的记录

俄罗斯的航空发展滞后于美国,然而由于战斗民族的特性,毛熊妇女的彪悍举世闻名。加上前苏联时代“解放妇女”的意识形态影响,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女飞行员早已后来居上超越了美国的同行。

俄罗斯女飞行员中的传奇人物是玛丽娜.罗斯科娃。1931年,年仅19岁的她便到航空工程学院工作,1935年获得了飞行执照。此后,她驾驶雅克战斗机、ANT37远程轰炸机等参与了多次长距离飞行试验,26岁即获得苏联英雄金质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罗斯科娃游说斯大林,最终建立了3个妇女航空团,包括一个雅克战斗机团(586团)和两个夜间轰炸机团(587团和588团)。相比美国女飞侠们主要负责后勤,苏联花木兰们是真正要到前线去和德国鬼子刺刀见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罗斯科娃的严格训练下,苏联女飞行员们技艺精进。1942年秋天训练完毕后,她们被派往战况正酣的斯大林格勒。在那里,她们很快让德国人尝到了厉害。在此后三年的战争中,586团总共执行了4419次任务,击落德机38架。其中最出色的两位王牌飞行员是莉莉娅.李维克(击落15架)和布丹诺娃(击落11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她们两位也都在1943年夏天被德机击落牺牲,其飞行战斗生涯只有短短不到一年。李维克是遭遇8架德机围攻而殉难,死时还不到22周岁。她们俩的战绩,至今依然未被打破。后来日本军事爱好者还专门绘制了关于李维克的漫画《天空的莉莉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轰炸机团的妇女们表现也不逊须眉。588团驾驶老式轰炸机,频频向德军发动夜袭,以至于被德军称为“夜间女巫”。德国王牌飞行员豪普特曼.约翰尼斯.斯坦霍夫回忆说:“我们最不能理解的是,苏联空军中最令人头疼的却是女人。她们无所畏惧,一夜接一夜驾驶者缓慢的双翼轰炸机袭击我们,有时甚至整夜不让我们睡觉。”为此德军专门组建了夜间战斗机分队。这使得女子夜航团缓慢而脆弱的老式轰炸机遭到了惨重损失。女子飞行团的组建者罗斯科娃在1943年1月即死于向斯大林格勒前线增援的一次飞行事故中。

尽管如此,两个女子夜航团执行了数万次出击任务,投下了数千吨炸弹。588团有23名女飞行员获得苏联英雄金质奖章,这在所有航团中是绝无仅有的。587团则获得了苏沃诺夫和库图佐夫三级勋章。在罗斯科娃死后,苏联女英雄们继续翱翔蓝天,获得了诸多战绩。曾和这些妇女们并肩战斗的一位自由法国飞行员说道:“即使把世界上所有最美丽的鲜花都摆到你们脚下,也不能表达我对你们的无限敬仰。”

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但苏联女飞行员在战争中也遭遇了残酷的伤亡,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或许因为这个原因,今日的俄罗斯尽管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女飞行员,却不再让女子驾驶战斗机参加一线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