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块来自大马坎场口的翡翠原石。个头不大,圆溜溜的。

不知道大家对大马坎场口了解多少?

大马坎是最古老的场口之一,砾石滚圆,普遍较好,翡翠砾石个体较小,5kg以上的很少。这与场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大马坎处于雾露河下游,由于地处平原,水流速减缓,所搬运的砾石自然较小。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大马坎原石都是圆溜溜的,很好分辨。

除了皮壳形态,大马坎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征,那就是它的肉质和颜色。

种老的大马坎翡翠肉质细腻,油感十足,颜色也是非常丰富,红黄绿是最常见的色彩,表现为多色翡翠,其中黄加绿就是典型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原石是一位新手玩家以3万的价格买下的。

原石已经被切开,从图中可以看出石头很小,不过皮壳表现不错,有色,而且还是色带表现,有油性。

色的表现属于比较好的,颜色正,分布也广。水头表现比较短,但是有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面翻开来看看里面的肉质,黄加绿。黄雾由皮向内延伸,黄色色彩倒是正统。

绿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有活水现象,跟皮壳看沙粒看到的水头完全不同。正阳绿,很阳,很辣,种高一层,是为龙到处有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肉眼看上去这块原石很小,但是挺有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透过微光一看,颜色辣,面积大,可取满色物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料子切进去,几乎没有啥裂,非常难得,加工就比较简单,素材选择比较广泛。

有时候赌到一件好的料子,在题材构思上会更加磨人。

因为一旦你的基础高了,对题材的要求也就高了,不像底子纯净的戒面料,可以大繁至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大马坎原石的皮壳如果有色的表现,就非常容易赌出黄加绿。

如果是色带子,这样的料子千万别错过,切进去后里面色的数量往往比皮表看见的还多。

分享一个案例,学习一类原石的相关知识信息,从皮表到开出来的肉,从外部结构了解内部品质,总结经验,当我们下次看到这样的翡翠原石的时候,或许就可以引以为鉴,参考判断。

作者:垚庄翡翠切不垮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