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5月,国内疫情持续稳定,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可以预见,疫情对企业创新大趋势的短期冲击将迅速消散,企业创新扩散将恢复提速。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山吹响了重振虎威、打赢经济翻身仗的号角,主动调结构、去泡沫,做了一系列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近期,市委市政府多次在会议中强调,要用好国家、省在疫情期间出台的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兑现我市“稳企安商20条”等惠企政策红利,在金融、减负、稳岗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下一步中山该如何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火炬区、翠亨新区的龙头带动效应,重振虎威?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博士。

打造“数字治理”的标杆范例

打造“数字治理”的标杆范例

Q&A

●记者:您能否具体分析一下,对于中山这类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城市来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因素是否会长期影响中山经济的发展呢?

◎任颋:这次疫情首先是对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城市产生最大的冲击。中山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借助海外资金和海外市场,逐步发展起从出口加工到自有品牌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生产体系,而随着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冲击,造成外需在短期内显著下降,冲击了中山的整体经济。

这种影响的期限有多长,首先取决于全球特别是海外对疫情防控的时间有多长,一般预期欧美主要经济体还要经历第二、三季度的冲击才能舒缓,也就意味着来自海外市场的产品需求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这会持续影响今年中山的经济形势。

但是疫情必然会过去,经济也一定会逐渐回复正轨,从中山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一方面要顺应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开拓多元市场。在外需方面,除了努力维系传统欧美市场之外,积极开拓东亚、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采用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要注重开拓内需市场,紧跟消费升级趋势,实现产品市场结构的优化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市场经济磨炼的民营经济恰恰能发挥出坚韧灵活的特长,实现再度腾飞。

Q&A

●记者:改革开放初期中山被称为广东经济“四小虎”之一,但近些年优势在逐步减弱。如今中山提出“重振虎威”,下一步政府该如何优化本土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有分量企业的进驻?

◎任颋:传统的“四小虎”优势在于灵活的市场化机制、活跃的民营经济和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本质上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营商环境的优化,核心也在于解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梗阻环节,切实站在市场主体的立场上,从企业的视角理顺体制机制。政府要立足于提供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使企业能够聚精会神谋划发展。

中山是有扎实的民营经济和优势产业基础的城市,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让扎根中山的企业受益,在此基础上,通过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优势企业进入。

Q&A

●记者:2019年以来,中山市以“数字政府”理念重构行政审批模式,以“数字政府”建设助推“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全省都走在前列。在下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中,该如何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呢?

◎任颋:高效的数字化政务服务系统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中山以“数字政府”理念再造行政审批流程,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氛围的努力高度契合,它的作用一定会传导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上。

目前大湾区各市都努力在各自范围内建立一网通办的电子化政务系统,未来逐步实现在城市间的无缝对接、异地通办,这样一定能推进整个大湾区范围内的行政效率的极大改进,破除区域一体化的行政壁垒。中山在这个方面已经具备先发优势,应该继续推进政府数据的“应汇尽汇”,在后台打通部门间的数据烟囱、数据孤岛,以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进而整合应用社会数据资源。在这个方面,中山城市规模适中,市场基因明显,有条件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在政务、经济、社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上率先创新,打造“数字治理”的标杆范例。

翠亨新区将成为中山重振再出发的新引擎

Q&A

●记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中山的产业发展该如何更好地布局,以利于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任颋:中山应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发挥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的地理区位优势,围绕广深港澳大都会圈建设做文章,谋划自身优势产业布局。

中山应该寻找和确立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的关键节点,在巩固原有“一镇一品”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打造细分产业领域的优势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特别是在东部沿海片区,未来随着深中通道的贯通,中山将拥有广深港创新科技走廊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对接接口,可以发挥衔接广州、深圳、珠海的区位优势,以翠亨新区为核心空间载体,以“高、精、尖”产业为主导方向,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和国际创新平台的建设中,成为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极。

Q&A

●记者:作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的发展引人关注,翠亨新区在中山未来经济发展中将起到何种重要的作用?

◎任颋:中山长期以来的产业发展建立于充分调动各镇区积极性的基础之上,产业空间的分散性和局促性是当前面临的较为急迫的困难,翠亨新区通过新区的统一规划整合,有望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提供有效空间,成为中山重振虎威再出发的新引擎。

翠亨新区地处中山东部沿海片区的核心位置,北接广州南沙、南连珠海北部高新技术片区,而东边通过深中通道直接与深圳的宝安、南山片区连通,能够直接承接大湾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外溢,同时对接来自省内南沙、前海、横琴三大自贸试验片区的制度创新辐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兼具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应该按照中山未来推动高水平产城融合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城市新中心的标准来精心打造,成为中山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新名片。

疫情之下,企业长期策略要点在于创新发展

疫情之下,企业长期策略要点在于创新发展

Q&A

●记者:在本次疫情期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的领域,企业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目前中山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速度和发展优势还不明显,该如何引导企业的发展向这些领域倾斜呢?

◎任颋: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第一个层面是从一般企业的角度,企业必须因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和技术应用的策略。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开工用工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因此企业需要考虑采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予以应对,从这个角度,政府可考虑对新技术使用给予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的财政支持。

第二个层面是产业发展的角度,新基建、跨境电商等领域既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策略,也是未来适应新的技术变迁和消费形态的产业发展方向,因此应该从产业政策的角度予以引导,确立细分领域的产业定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Q&A

●记者:对于中山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抢抓“人口红利”向“消费升级红利”转变的机遇?

◎任颋:民营中小企业虽然处于不同的行业,但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和困境却有众多相似之处,如经营过程中劳务成本不断上升,消费者体验的需求变化迅速,门槛较低的行业竞争中企业突围乏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股权改制要求,对互联网技术和政策扶持等领域缺乏专业指导,企业员工和人才培养缺少方向和手段,等等。

当前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于消费升级,突破口在于新常态下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品牌、新质量标准在新的市场空间的推广和普及。“新常态”意味着明显的机会不多,但是在新的市场空间几个大的消费升级趋势也是明显的:

一是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相对于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众多的二三四线城市甚至小城镇正在呈现消费升级的趋势。这主要来源于人口的流动,特别是相对高消费层次和高技能人群的流动。过去外围城市是向中心城市输出,当前的若干因素则带来人群的回流,包括一线城市工作的技术升级和城市居住成本造成的挤出效应,推动部分人群向都会圈外围城市流动;创业机会和活跃度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原来移出人群的回流等。这些人群的流动将带来消费生态的巨大改变,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品牌、新质量标准提出不断升级的新的要求。

二是新生意机会的开辟在于对人们闲暇时间的争取。消费升级带来生活模式的改变,在自动化替代手工劳动的大趋势下,人们的闲暇时间在增加,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的意愿在加强,创造闲暇时间价值的能力在提高,因此许多商业机会应运而生,这里的想象空间是无穷的。

三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延展。传统的制造企业,在结合数据、平台、解决方案等要素后,将有可能实现通过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开辟新的商业机会,增厚自身价值。从企业战略上讲,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在产品、客户、销售等方面进行延伸,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完成供应链上的整合与延长,降低交易成本,在产业链的上下游获得更多的市场支配力。而实行横向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企业,则需要围绕客户的核心需求,通过跨界整合资源,提供一揽子产品和服务的解决方案。

Q&A

●记者:在疫情后的生产恢复上,企业应如何实现短期发展策略与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平衡,夯实企业平稳成长的动力?

◎任颋:疫情之下,企业短期的策略要点在“订单维护”,长期则在于“创新发展”。所谓订单维护,就是要尽可能呵护保全好现有的客户关系,并积极扩展可行的销售渠道,内部则在维持用工的基础上实现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努力在艰巨的挑战中生存下来。

从长期角度来看,则要重视在新技术和新产业上的布局。在疫情冲击下,没有尽早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或多或少由于缺乏客户黏性、技术优势和数字优势,而经历着原来引以为傲的相对优势在疫情中荡然无存。相反,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其引领性、稳定性和优越性则更加凸显,在应对冲击中表现出较好的韧劲。疫情将加快部分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而企业应该及早认识和捕捉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早期阶段呈现出来的优势,及时驾驭并建立起长期的创新发展战略。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