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孩子,因为“养儿防备老”。人们辛辛苦苦一辈子,生儿育女、养家糊口,为的就是晚年自己有个生活保障,有个心理安慰。

可是,如今的子女们,有的远嫁,有的生活压力大,又有多少孩子能够围绕在父母身边,在天寒地冻时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披上一件衣服呢?

其实老年人有三件宝:房子、钱和老伴。

房子无需大,足以挡风遮雨就好;钱包不必鼓,能够满足粗茶淡饭就好;老伴无论美丑聪明,只要能知冷知热,时常陪在身边聊聊天就好。

一个贴心的老伴,真的是千金不换,因为从年轻时的牵手,到婚姻里的扶持,再到白发苍苍时的陪伴,我们身边的那个人,才是世上的无价宝。

尤其是当我们老了,生病住院时,这个老伴能给予我们儿女所不能给予的安慰和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述人:李叔叔,65岁,农村人。

我今年65岁了,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我和老伴一生养育了三个女儿,女儿们很争气,都通过读书的方式离开了农村,在城里结婚买房定居了下来。

女儿们几次邀请我们去城里居住,但我们老两口身体还行,觉得在农村种种地种种菜,生活的挺好的,而且故土难离,习惯了农村人的生活,到城市里总觉得很憋屈,连个说话的熟人都没有。

所以我们一直生活在农村。

不过上个月,我突然生病住院了。那天早晨,我有点喘不过气来,胸闷气短,咳嗽时有血丝。老伴急忙找邻居把我送到县城的医院,医院急诊诊断我是急性心衰,把我推进了抢救室。

幸亏送医及时,我输了一瓶药液之后,身体渐渐缓了过来,当时把我老伴都吓哭了。

老伴是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婆,文化不高,嘴也笨,平时我没少欺负她,但她很包容我。大概是因为我常年有高血压,脾气又不好,她怕我生气伤身子,所以总是哄着我。

大女儿生活在县城,她和女婿匆忙赶来,跑前跑后的办理了手续。二女儿一家在邻县,也开车赶了过来,而三女儿家里有个六个月的孩子,孩子有点感冒,她想抱着孩子过来,老伴没同意,因为还是疫情期间,怕进医院对孩子不好,所以三女儿没有过来,女婿在外出差,自然也到不了场。

但其实即使孩子们都到了医院,也没什么用。因为受疫情影响,医院管制的很严格,每个病人只能有一位家属看护,其余人都不让进病房。

大家商量了一下,大女婿决定留下来照顾我,因为老伴年纪大了,而且什么都不懂,女儿照顾我,端屎端尿的也不方便。

但是其实我心里还是很依恋老伴的,有她在,我放心,即便她平时挺笨的,连智能手机都不太用,但是毕竟我们夫妻贴心,我愿意她留下来照顾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说话,但是老伴读懂了我的眼神,于是她坚定对孩子们说,“还是我留在医院吧,我能行”。

在医院里,每次医生过来,她都仔细的询问我的病情,这段日子,她学会了如何用微信转账,如何发小视频,如何订餐订行军床,了解了关于心脏的所有病情和症状。

夜里,她租了个床就睡在我的身边,白天为我端屎端尿,喂水喂饭,还不住的安慰我,将我的点滴发给不能进医院的孩子们。

她笨笨的,智能手机总是用不好,于是就不停的向旁人请教。

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我的身体越来越好,两个星期就出院了。

这两个星期,我又恢复了红光满面,而她却累瘦了。孩子们想接替她照顾我,她每次都拒绝,因为她觉得只有自己照顾我,她才最放心。

孩子们确实很孝顺,但是再好的儿女,再孝顺的儿女,也不如床前有个老伴啊,即便这个老伴没那么聪明,可是她最贴心最温暖,可以打败世上的一切妖魔鬼怪。

有福气的人,晚年都会有个老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丧偶的人晚年仍会再婚的原因。

有人不理解,说跟着孩子一起生活很好啊,可是,老年人需要的不是忙碌的子女,不是手机里的转账,而是天亮时一起躺在床上聊聊天气,天黑时一起坐在电视机旁看家长里短,偶尔拌拌嘴吵吵架,都是生活的乐趣啊。

我65岁,有三个孝顺的女儿,可是生病住院了才发现,家有好儿女,不如床前有个好老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这个是铁定的自然规律。那么我们年轻人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父母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很多人可能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尤其是那些远嫁的女儿,只能通过手机视频与父母彼此安慰。也有很多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总是把尽孝放在明天,觉得来日方长,觉得人生有的是机会。

我们都是孝顺的儿女,可我们不是父母心里的最大安慰。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人生伴侣才是那个最贴心的人。

老伴老伴,人到老年了,那个陪在你身边的人才是真正的伴儿,老伴才是我们人生最后的财富,也是最后的港湾。

善待生命中那个可以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吧,你们彼此才是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