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会讲故事的余漫。

当我看到这句话“当小学老师为什么要求高学历”时,我脑海里滑过的第一句话就是——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我觉得,这句话足以解答。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做为未成年人,他的心志还不够成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优秀的“人生导师”,能够像灯塔一样的指引他。

这种力量,有的时候能够持续一生,让那个人顺利地走过人生的每一个低谷。

01、去年,#十二岁儿童弑母#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对去年的那个热搜#十二岁儿童弑母#有印象,通常来说,热搜的热度不过三天,可在线下,这件事情于那个家庭的影响却一直都在。

这是一个心惊胆战的话题,一个十二岁的儿童,亲手夺去了母亲的性命,为什么?

悲剧的源头,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个12岁的孩子。他的父母、老师,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在影响着他。

绝对不是一件事情让这个孩子突然“爆发”出来,前面有一个长期的积累。都说孩子是“白纸”,可以任意随我们泼墨,未来就可以成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那么,这个时候是谁在他身上泼墨呢?到底是哪一笔,让他变成了那个样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无法选择父母,但是我们却可以替孩子选择“老师”。

当四周的一切不那么理想时,一位优秀的老师所能够带给这个孩子的影响,能够超乎我们的想像。

02、成年人的悲伤就是寂静无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年人的压力有多大?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一个自己要养。

对于中年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我不敢跳槽,我不敢换工作,我不敢……

不管他对于当前的生活有多大的不满,一个“不敢”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内心。

是的,我们都不敢,因为我们有一个“家”要养,如果我没有了这份工作,我怎么敢保证我的下一份工作能够更好,甚至只是跟现在一样,维持家庭的经济来源?

可是不管我们身上的压力有多大,我们依旧能够在第二天醒来之后,笑着面向太阳,为什么?

那是一种内驱的力量,是希望,是自我治痊能力。

这种精神的力量来自于哪里?

肯定是来自于年幼时期的经历,而在这些经历当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除了父母、亲戚、朋友,大概就是来自于老师。

从幼儿园的三年,到小学六年,再到初中三年,在我们步入成年人世界之前,小学老师占据着很长的一段时期,足以可见他的影响力。

对前,他承接了幼儿园老师;对后,他负担起了塑造一个人三观的泥胚——只有他将胚子给打好了,后面的老师才能够继续在这个泥胚上涂上漂亮的颜色,最终炼制成型一件完美的作品。

03、高学历不等于他一定优秀,但至少可以排除掉一些不那么优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会说:“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素质,不是所有高学历的人,就一定会成为优秀的老师。”

是的,没错,一个人是否优秀,与其学历并不成绝对正相关。

但从概率学上来讲,对小学老师要求高学历,能够更容易选取到一些优秀的人才。

(1)它省去了选取人才的各种成本

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成长轨迹,那么如果节约这种成本呢?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就会知道,对于学历的要求,有的时候是为了节约这种选取人才的成本。

(2)高学历不等于绝对优秀,但至少不会太差

有的时候,在我们无法确定一个人是否足够优秀时,那么足够的学历可以确保这个人不会太差。

因为我们相信,他能够顺利的通过普高录取率只有50%的中考,再到大学本科学历,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博士之类的,足以说明他的某种实力。

比如,学习力。

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应该与时俱进的事情。做为一名老师,他更应该随时根据时代的进步,不对自我学习,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因为老师,传授的不仅只是课堂上的知识,他有的时候还会带给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力。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当小孩子不能选择谁当他的父母时,我们这些大人可以帮他选择一位好的老师。

愿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都能遇到一位良师,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