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句话,一直被曾国藩当成他的口诀、座右铭。听上去好像挺简单,但你想想就知道有多惨。

“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就是他在京城当官的时候,被京城权贵臭骂;

“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就在癸丑、甲寅年被长沙这些人所烂骂;

“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在江西打仗,又被江西人骂;

“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

这三次失败他都有自杀的心,但最后还是“打脱牙”,“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这就是曾国藩最著名的故事,也是他对他大半生的总结:屡败屡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成功的地方并不是说他从成功走向成功,而是从失败走向失败,从失败走向失败,从失败走向失败,败到最后发现,哎,没败可败了,我成功了?这就是屡败屡战,跟屡战屡败不一样。

如果屡战屡败,化成句号,你就失败了,但是你屡败屡战,你就还有成功的机会。

曾国藩为什么能够屡败屡战?其实就是刚才说的,身心灵在现实中修行,现实中自强功夫。也就说,我这个心、我这个身立在这儿,我就有机会再次尝试,就有机会再次成功。

修身、修行、修养等,现在是流行化了,但无论是在儒家还是在佛家,所谓修,都不是喝茶、焚香、看远方,那么简单,那么诗意的事。

曾国藩说的“一味忍耐,徐图自强”,才是修的真实面目,没有那么轻松的。一次“打落牙和血吞”容易,一次次“打落牙和血吞”不容易,做个好汉不容易。

我们为什么一定需要一份全职工作

那些身心灵的修行,远远不如在现实中修行,不要去海边儿,不要去庙里,你就在现实、在事里修行,在自己日常工作里修行。

甚至学校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问题,在商学院千百次的写商业计划书,不如你在实践中写一个商业计划书,然后忽悠一些人信你了,投你了,你就可以创业了。

你失败了,所有人都恨你,都鄙视你,都唾弃你,然后你又写了一个商业计划书,又忽悠一些人信你了,投你了,然后你又败了……如果你败个三、四次,最后你很有可能成。

这种痛,是那么痛,这种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衷心祝愿罗永浩再次创业成功。你只有这样屡败屡战,战到最后你可以微笑着说,我现在可以稍稍休息一下了,我这个悍匪也是可以点香插花,焚香挂画的人哦。

如果修行,要在现实中修行,要在工作中修行,需要一个全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