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难题,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去大企业,稳中求进。一种是去小企业,颇有些富贵险中求的意思。

只是可怜了那些个去迷你民营企业的孩子,挥霍了自己青春,充实了老板的口袋。

接触了那么多民营小企业家之后,总结出来民营小企业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严以待君子,宽以待小人。换句话说就是,喂君子吃屎,给小人留肉。

生意上取得成功的小企业家,一般把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掌握着一些固定利润。野心勃勃的人到了小企业家手里,想要努力拼搏,做大做强。往往的结局是小企业老板只接受这类人的努力拼搏,但拒绝冒险扩大经营范围或规模。他们只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情,只愿为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冒适当风险。一个野心勃勃的员工,努力工作可以,否则的话这类员工就会成为小企业家眼里的不确定风险因子,这时优秀的小企业家就要开始准备随时替换掉这类风险因子了。

小企业家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从不主动表扬手下的优秀员工,但是他们却经常敲打那些不够出色的员工。这个在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做负激励措施能够让效益取得最大化。小企业家们不懂这个,他们只讲究用工成本。批评不需要成本,有时还能节约一点成本。表扬就不一样,表扬一个员工很有可能需要付出资本代价。比如定制个奖章,吃顿饭,或者更直接的发奖金等等。

那么为什么说小企业家喂君子吃屎呢?

一个上进心强,精明强干的员工乐于为企业付出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越是得不到小企业家的认可,自己便会越发的努力投入。世界上没有满足的老板,只有累死的员工。不明真相的老实人儿,严格要求自己,为小企业主奉献一切时,却不知很可能自己拿的就是单位最低工资,干的是单位没有人愿意干的事情。更可悲的是,他们连小企业家的一句口头肯定都得不到,而是一味的从自身找原因。这正是“喂君子吃屎”的由来。

那么为什么说小企业家给小人留肉呢?

之前提到,小企业家手里是把握一定的社会资源的。在小企业家将这些社会资源分配到社会中从而获取一定的利润的时候,就不得不依靠员工(依靠自己那是家庭小作坊,夫妻店!)。这名员工所处的工位是不能被取代的,但是员工可以被取代。这中工作本身注定没有什么发展上限,容不下积极求进的人(君子)。混吃混喝打卡上下班的人,倒是适合极了。所以在小企业家眼里,这类工作就注定容小人不容君子。君子来了,迎接他的结局便是沦落到上面说的自己压榨自己,自己剥夺自己的人身自由的窘境里。

那些本着混日子的心态来给小企业家打工的人,本身工作时就是摸鱼取巧,但又因为其工位的不可取代性,小企业家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4000元的工资发下去后,小企业家心想4000元保证了企业运转,不亏。混子员工心想干着2000元的活领着4000元的工资,不亏。两人心里都觉得很值,小企业经营取得了惊人的运转平衡。

这就是“给小人留肉”的由来。

临近六月学生毕业季,又适逢劫后重生创业时。谨以此文,献给百万莘莘学子,以及那些梦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企业家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