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汤山,有一个著名的“戴笠楼”,充满的了神秘色彩。

关于“戴笠楼”有很多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戴笠楼是一个专门培训特务的场所,为了帮助蒋介石巩固独裁统治,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专门设立的秘密机关。

还有一种说法,戴笠楼表面上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建立的,一个专门研究弹道的研究所。还有人说,这座楼虽然叫做戴笠楼,实际上是日本占领南京之后而建立的。因为从建筑的质量,建筑的技术,按照中国当时的局势,根本不可能建造如此先进的楼房。

戴笠楼的神秘之处

然而上述,并不是他的神秘之处。

戴笠楼让人惊奇之处,是这个楼内各处布置的神秘机关。进入戴笠楼,在第一层大楼的水磨石地面上,有一个十分古怪的徽记:这个图案由18个齿轮,组成一个直径一米的圆圈,呈棕色,在图案的中间还有一个一张弓,旁边还搭着一支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图案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有很多的传闻。

一,戴笠为特工单位专门设计的会长。

二,是一种暗示性符号,可以解开大楼之内的密道机关。

三,纯粹的一种装饰。

然而在图案的右侧,还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印记,这个印记完全是一个人形。

关于这个人性印记,也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说,国民党溃败,逃离台湾之时,特务机关也跟随撤离,当时有一个特务不愿意走,被毛人凤泼上汽油,活活烧死。也有人说,戴笠楼的设计者,最后被灭口,烧死于此。

戴笠楼的地下室

戴笠楼上有四个出气口,按照一般的推论,有出气口就一定有地下室。

这种说法是有佐证的,有一些研究学者,将戴笠楼的后面山坡的泥土,拿去化验。结果是后山坡上的土质,与山旁下的土质不同,坡上的植被、树木也与其他地方不同。专家们猜测,这些数目是后来栽上的,泥土也很可能是挖地下室时,存留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当地居民会议,南京解放前,戴笠楼防备十分的严密,三步一上岗、五步一哨,曾经开进去20多辆汽车,可是再也没有开出来,就像神秘消失了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戴笠楼下面的确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地下室,至今也没有打开。在戴笠楼的二楼,三楼阳台上,有一个巨大的透气口。

很多人再次做了很多实验:

有人用几十米的绳子,栓上一条狗,慢慢的将其放入,可是不到一半,就听到狗的惨叫声,拉上来一看,已经暴毙

还有人将仪器放入透气孔中探测,可是由于太深,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结果。还有一次,人们将一个500瓦的灯泡,顺着透气口放下去,除了看到周围管壁上,有一些密密麻麻的小孔之外,没有任何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笠楼真是兵工机构吗

戴笠楼还有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院子之内,有一个大的花坛,还有一个喷水池,而且消防措施很完善,也就是说,当时根本就没有缺水的问题。

可是现在,很多专业在周围,都没有打出地下水,只能从数公里之外的水库引水。那么疑问又来了,当年戴笠楼的水源是哪里来的呢,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机构。沈醉老先生曾经回忆说:

戴笠楼并非军统特务据点,根据他的判断,应该是一个兵工机构,而且这个戴笠楼,也不是戴笠所建。

根据沈醉的说法,军统的前身是中华复兴社特务处,根本就没有什么财力,甚至当时还在张学良哪里借了一个花园平房,当做办公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4月,军统成立,那个时候南京早已经沦陷,而那个时候,戴笠也在武汉,从这里可以看出,戴笠楼并不是军统建立。

戴笠楼到底是不是兵工机构,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可是,根据历史档案来看,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的确花费巨资,聘请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弹道专家——克莱兹,来中国主持创办一个弹道研究所,并按照当时国际最高水准建造。

1933年,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带着蒋介石给的150万银元,在汤山附近购置房产。并与1935年3月16日,成立了精度、样板、弹道三个研究所,前两者在百水桥,而弹道研究所就在汤山。大家不要觉得150万银元,不是多大的数字,可是相比较一下,当时的中山陵建造完成之后,也不过花了200万银元,可见投资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戴笠楼根本和戴笠没有一点关系,实际上是国民党的弹道研究所。而地下庞大的地下室,到底是怎么样的景象,期待以后能够解开这个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