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最近提交了一个提案,建议教育部对于那些因为疫情归国,而且终止学业的留学生能不能出台一个政策,以此来解决这些学生继续学习的问题,倪闽景副主任给的建议一共3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全面开放高职高专学校。对于那些归国留学生,如果是大学高年级的可以降一级直接入学职高学校继续学习,如果是不满1年的归国留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高专的扩招来解决学习问题。

2、启用插班生考试政策。也就是说,这些归国留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政策进行插班考试,如果考试最终通过,可以进入班级上课,进入高校试读,如果成绩比较正常,一年后可以转为正式学生。

3、建立国外高校学业成绩转换机制。说白了就是在国外已经完成的学分在国内也认可,可以转入到国内学校的学分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副主任的建议,李老师认为有点想多了。确实,这次疫情对于在外留学的学生影响真的很大,也的确有不少学生可能吓得真不想再出去读书了,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国内怎么办?他们的年龄不是很大,还要继续学习。

但是,他们会愿意“降低身份”去高职高专上学吗?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高职高专现状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在国外也许比较厉害,比如德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比普通高校还容易就业,因为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出来都是熟练技术工,水平相当高,无需企业再培训,可以直接上岗。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制造业持续强大的根本原因。

但是,我们国内的高职高专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是那些成绩很差,没学上的被“淘汰”下来的学生的归宿,学校的学习环境不是很好,老师也无心教,所以,这些学校毕业的孩子将来很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归国留学生的考虑

其实,能出去留学的学生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或者“看不上”国内教育才出去的学生家庭,既然如此,让他们降低身份去上个高职高专,这种可能性很小。有的同学说,即使不读书也不会去高职高专,又不是学开挖掘机的。

甚至还有的归国学生说,宁愿重新参加高考,也不会去上这样的学校。国内好的大学都看不上,更何况高职高专呢?

3、需要的也许只是身份

很多学生出国留学,某种程度上讲不是要去国外学多少东西,而是出去开阔眼界,家庭条件既然可以满足,那么出去混个外国上过学的光环,即使回国也有相对优势。再者,很多人未必想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老师身边很多父母送孩子去美国,其实就是想最终能留在那里,说白了就是为了那张绿卡。至于为什么原因不用我多说了。

当然,这位副主任的建议有一部分还是挺好的,那就是学分国外高校和国内高校可以互认。另外,很多留学生也会采取休学的办法,暂时延缓去国外学习,等疫情过去再去上学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