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是封建社会时期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一旦皇帝身亡,太子便能顺理成章的接任皇位。太子的身份仅是比皇帝低,但有时候皇帝跟太子之间关系又很矛盾,一边是皇帝需要继承人,另一边是太子的存在会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在历史上,太子跟皇帝发生矛盾的不在少数,也因此,有不少的太子在历史上都被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著名的便是康熙与其太子胤礽,而李隆基跟太子相争多年,安史之乱后,太子趁机登基,李隆基便成了太上皇。唐朝由于李世民本身便是夺权上位,所以从他之后按照嫡长子制度继承皇位的极少,争斗得不可谓不激烈。这位皇帝是唐朝难得的嫡长子继位,但他也是足足跟父亲熬了26年,后期甚至瘫痪在床。不过他知道父亲去世后,还是站了起来登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便是唐顺宗李诵,上元二年正月(761年1月8日),他作为李适的长子出生。李诵的母亲是昭德皇后王氏,这位王氏颇有宠辱不惊的气势,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并不多,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说的是泾原之变爆发时,军队哗变,将士们闯进京城。皇帝大人没有禁兵护卫,吓得逃跑,竟然连玉玺都忘了带。还是王氏在慌乱之中比较冷静,她把玉玺待在身上带出了宫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宗到了奉天才想起来玉玺没带,丢了玉玺的皇帝估计也只有他一个。李诵作为德宗的长子,在德宗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便被立为了太子。他这太子,一当便是26年,而在当太子之前,李诵的长子都已出生。李诵这个太子做得可是很不容易,藩镇叛乱、朝廷党争、父亲的猜忌。

其实他说起来是个好太子,一手好字,还擅长武艺。当初泾原之变德宗出逃,便是他带人殿后,保证德宗的安全。李诵跟父亲的矛盾源自于贞元三年(787)八月,这一年,郜国长公主案发。这位公主跟许多朝臣都有往来,私生活极其混乱,还被人揭发行巫蛊之术。她跟太子扯上关系是因为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李诵,还仗着这层关系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宗在事发便找到李诵骂了他一顿,没有办法,他只能请求跟萧妃离婚。可德宗还是变了心思,他想立舒王李谊为太子,德宗一向对李谊很是宠爱。最终还是因为李谊并非是他亲生儿子作罢,而萧妃不久后被杀,李诵也越来越小心。他几乎不会在父亲面前发表任何看法,似乎没有任何的喜怒哀乐。对朝中所有的大臣,都是若即若离,只跟自己的身边人谈论。

在长期的压抑下,李诵的心理极度忧郁,身体也越来越不好。贞元二十年(804)九月,身为太子的李诵中风,他无法再说话,瘫痪在床。另一边的德宗年纪也大了,他开始对儿子十分挂念,亲临探视,日日都要过问一下儿子。德宗快要病逝时,他迟迟不肯咽气,只想再见儿子一面,可惜再见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驾崩,李诵成为了皇帝。从大历十四年(779)开始,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做了26年,在听说父亲病逝时。中风的李诵大概是被一股精气神撑着,竟然站了起来,可惜很短暂。正月登基,八月就被宦官强迫性退位。而他的身体也没能撑多久,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李诵病逝。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