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点子”用在正路,也可以是好点子。古人精心总结出来的“三十六计”,没有一招不是“歪点子”。若在法律人情的框架之外做,那就是真正的“歪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欲擒故纵”这一招,职业赌徒们经常用它引人上钩:先让你赢点,当你贪心不足想大赢时,便通吃你一把。当你抱着侥幸心理想翻本,他偶然也会让你赢几把,让你不至于完全失去希望,于是越陷越深。若是将这种方法用在商业上,按游戏规则来做,也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而且不存在法律上的麻烦。

十几年前,西德种兔企业为了推销种兔,先高价从我国进口兔毛。我国兔毛产量原本不高,很快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家庭养兔一时成了一种热门的致富门径,种兔很快供不应求。于是,西德种兔企业趁机向我国高价大量推销种兔。

由于养兔户越来越多,我国兔毛产量急剧增加,加工兔毛的厂家却很少,兔毛供过于求。西德的厂家又有意压低进口数量,使我国兔毛价格飞跌,最低时只有几元钱一斤。这样,西德的厂家就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优质兔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例中,由于是发明出三十六计的中国人中了外国人的计,可能给中国读者的感觉不好。如果是中国人用此计吃定外国人,应该可以说是一个用“歪点子”获胜的成功案例。

“虚张声势”也是被人们用得比较多的“歪点子”。在势强、势弱时都可用。孙膑减灶,是以强示弱;虞诩增灶,是以弱示强。其用不同,其理则一,无非是隐藏自己的真正实力以达到欺骗对手的目的而已。这一招在商场中也经常被使用。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很会用虚张声势这一战术。有一年,他得知图像公司即将成功开发出能显示图像的软件,深感落后的危机。他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加紧开发也能显示图像的“视窗”软件,决心用它打败“图像”软件。

要研制一个大型软件,非短期可以完成。由于在时间上落后图像公司一步,已失先机,比尔·盖茨只好虚张声势来震住对手和软件用户。他让人发布消息说:微软公司即将开发出一个新产品,它比图像公司将要完成的任何产品都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把假话讲得像真话一样,比尔·盖茨专诚聘请了一个善用花言巧语打动人心的推销天才,负责宣传这个尚未成形的软件。

比尔·盖茨本人不停地给客户打电话说,只要他们再等待一段时间,他保证在他们与图像公司签约之前,能看到微软公司提供的更好的东西。为了增强说服力,微软公司还搞出了一个功能不全的示范品。他们称它为“烟幕与镜子”,做一个迷惑客户的幌子。

一年后,许多客户对微软公司吹得天花乱坠却迟迟不见露面的软件失去了耐心。这时,微软公司赶紧在纽约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视窗”将在年底推出,以坚定客户的信心。

年底转眼即至,“视窗”还在“酝酿阶段”。微软公司又宣布将上市时间推迟到次年的第一季度。到了第二年,上市时间又被推迟到五月份,然后是八月份,再然后是十月份。由于每次推迟的时间并不长,客户觉得反正等了这么久,不如再等等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很快到了,“视窗”仍不见踪影。于是,它成了新闻记者写辛辣文章的好材料,被媒体称之为“泡泡软件”。

事实上,当盖茨不断向外界施放烟幕的同时,正组织大批人马埋头苦干,将潜力发挥到极限。他的烟幕是假的,他追求的品质却是真的,他绝不可能为赶时间做出一个劣质产品。要做就做得比对手更好,这是盖茨一向的风格。

盖茨的烟幕弹害苦了包括图像公司在内的那些竞争公司,他们为了抢在微软公司之前占领市场,急急忙忙将产品推出,却因为软件设计中存在很大缺陷,都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就是盖茨的精明之处,宁可在时间上失信,也不在质量上打折扣。

在施放了无数个烟幕之后,历时三年之久、花去大约11万个工时的微软“视窗”终于问世了。它以卓越的品质,一举击败所有竞争产品,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尔·盖茨曾用虚张声势这一招,打败过不少强大的竞争对手。“暗渡陈仓”也是比较好用的一招,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令人防不胜防。如果用法正当,即使对方明知上当,还会为你的智商拍案叫绝呢!

哈利少年时曾在一个马戏团打工,负责向路人推销门票和在演出时向观众推销饮料。为了提升推销业绩,哈利想出一个促销的歪点子:买一张门票,免费赠送一小包盐水花生。老板对他的主意赞不绝口,马上同意采用这个免费赠送的促销方法。

很多人想,花几元钱,既可看马戏,又有东西吃,很合算嘛!尤其是小孩子,对这种看热闹加馋嘴的双重享受特别感兴趣,非拉着大人买票不可。这一来,马戏团的观众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如果哈利的点子仅仅如此的话,“歪”得还不算厉害。这个计谋的核心是:观众吃了盐份很足并加了香料的花生后,口干舌燥,特别想喝水。这时,戏院内早就准备了各种饮料。有时一场马戏演下来,可销饮料一千多瓶,所获收入甚至超过门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成功的“歪点子”,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打破常规,从别人不熟悉的地方寻找新路;其二是合乎常理,不能“歪”到法律与道德的框架之外去,否则后患无穷;其三是顺乎人情。能让人们认同甚至赞赏的“歪点子”才是好点子,若是让人们普遍反感,那就真正是“歪点子”,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