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有争议的奖项,但获得者的文学创作能力未必很差。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奖,并且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奖作家。这在没有获得过诺奖的地方来说,自然是值得庆贺的事,然而随着过分解读,莫言搬回的诺奖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无论在任何场所,莫言一出现就会被大家格外关注。喜爱文学的人会崇拜莫言,感觉文学无济于事的自然站在圈外看别人挑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诺贝尔奖,科技类奖明显被大众顶礼膜拜,而轮到文学奖时,则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作为“主人公”莫言已经习惯了大家对这个奖的态度。只不过莫言的情商如他的文学创作能力一样,多数时候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比如他在和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同台时,就表现出了很高的情商,当然,情商高可以让一个人显得格外有魅力,即便曾经充满争议,也不影响其光辉。

2013年《开讲了》邀请到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莫言,以及国学大师范曾。闲话少续,杨振宁直接问,说莫言,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登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上时跟一个美国人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那么莫言先生,你去领奖和一个英国或法国人领奖的心情是不是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静静听着,以防走神。其实莫言是无法走神的,因为杨振宁最先问的话,让莫言很重视。杨振宁最先的问话是;讲起诺贝尔奖,我要问莫言一个问题,你跟我走了不同的路,我们的出身也完全不一样。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堂下有人笑)。我们走的路也不同,你走了文学的路,我走了科学的路。

尽管杨振宁将类似的问题反复“爵嚼”,但总少不了身世之说。莫言听完后,中间不曾打断。等杨振宁留下时间让莫言回答时,莫言回到第一个问题,领奖时的感受。莫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领奖时跟任何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发给中国籍作家。接着说;“上台领奖时,我并没把自己当成一个获奖者,而是当成一个旁观者,我在看给我颁奖的国王,也在看国王的王后,以及王后两个漂亮的女儿。”

底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莫言不谈真实感受,以便被人抓着“把柄”,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莫言也避免了自己获奖的自豪或是自谦,全部都省略了,而是以他写作的文风来调侃作家的“闷骚”心里,既是文人一贯的自嘲,也是调笑。想必听到这样的回答,一向端庄的范曾也无可挑剔莫言的话,杨振宁更没有心思问下去。

莫言的回答多少有点“所问非所答”,但就是这样的“糊涂”,才让莫言避免了更多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读莫言书的读者,相信自然能感觉到莫言的回答就是他写作的味道,在他的小说里,比如《酒国》、《四十一炮》等,常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弥补现实的缺憾。为化解现实的矛盾,莫言不惜“自损”,准确无误地带给读者乐趣。其实莫言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作家,他在自家的读者面前总是温婉和煦,但到了关键时刻并非一味地顺从。

回到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2012年诺奖颁发,有传言说,莫言领奖时,西方的观众早早等待在文学院,希望能看看这个东方人的品格。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西方读者是不看好我国文学,认为当代作家写的都是怀乡念乡,“土气”十足,没有新意。

而莫言上台发言前,堂下并不平静,总有些人在交头接耳。莫言稍顿了一下做自我介绍;“莫言”,翻译过去就是“Shut up!”场下顿时沉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只是有个别记者在传言,真假难断,但能流传出来,也是有价值的,感人而又有教育意义。莫言的名字本身就是他希望能戒掉“话多”的毛病,为了下功夫,他就给自己起了这样一个笔名,在公众场合自然是这样介绍自己。用英文翻译也确实吻合了西方人的语言习惯,我叫“莫言”,翻译过来就是“Shut up”。

从以前在公共场合的亮相或常常被骗的经历,可以看出莫言首先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作家,他写作的不易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能写下诺贝尔文学奖认可的作品,那自然是有着一般人没有的能力,无论被置以什么样的质疑,喜欢的人依旧喜欢,不喜欢在所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学本身也充满争议,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知道怎么看待莫言,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