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国杀移动版#“麻将”与《三国杀》从玩法上划分,同属“桌游”范畴,社交元素浓厚,玩家之间的心理博弈往往在游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相比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麻将来说,《三国杀》就显得小众多了,玩家基数与普及程度不及前者的万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夜之所以会将地位相去甚远的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正是为了要更加直观的展现《三国杀》的游戏难度。

新手上路:熟悉基本游戏要素

既然都是牌类游戏,首先要做的便是对每一张牌的作用做到心里有数,《三国杀》的牌堆结构还相对简单,难点主要在于武将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达三百多位的武将,每一位的技能都各不相同,光是记清所有武将的技能效果这种最基本的要求,就已经劝退了无数“萌新”。

更别提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克制了,如此庞大的武将数量,仅二元组合就有四万多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家敌人头上顶着“闪电”,你不去杀装备有黑桃“八卦阵”的队友钟繇,而去进攻其他角色,肯定是要“捱鸡蛋”的。

这还只是入门的基础,只有记清所有技能的效果及其机制,才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最大化收益。

中级进阶:“牌序”的理解与使用

顾名思义,所谓的“牌序”就是出牌的顺序,也许有小伙伴会感到疑惑,牌的效果是固定不变的,难道变更打出的顺序就能起到放大收益的作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夜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过河拆桥”是典型的1换1,敌我各失去1张牌,收益计算为零,而“顺手牵羊”的收益则是1,由于“无懈可击”的存在,先拆骗无懈,再顺手拿牌无疑是最优的操作。

当手中有某一张锦囊可以起到改变局势的重要作用时,就必须考虑敌方手中有“无懈可击”的可能性,只要能够保证关键锦囊的顺利生效,其他的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武将的强度完全靠“牌序”来体现,如沮授、许攸等,很多新玩家都认为他们“不难”,甚至有点“无脑”,这恰恰是“牌序”意识薄弱的体现。

精通大成:复杂的场况判断

《三国杀》中对场上情况的判断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一篇攻略能够将其完整地阐述清楚,这种能力是“学”不来的,只有进行大量的对局积攒经验,才能参透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主公而言,开局不“盲狙”,就意味着错失了与反贼方“人数优势”相对抗的“先手优势”,但在场上将面偏素的慢节奏局里,放过首轮观望一波也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他人的将面对其身份作出大致的判断,再观察后续行动不断修正之前的判断,利用自己主公的身份来为队友标注集火目标,小夜说的这些,连“场况判断”的皮毛都不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来看“麻将”,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极具当地特色的玩法,种类繁多,不过归根结底,也只是在达成某些行为(听牌、开杠、胡牌)的判定上有所区别,总体规则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小夜有话说

其实最可怕的是,麻将新手对于自己水平低下的认知非常清晰,而《三国杀》中,新手不是在与自己同一水平的玩家进行“菜鸡互啄”,就是沉浸在充斥着大量AI的新手场里,理解稀烂却自以为高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爷新”的态度导致不论是“面杀”还是“网杀”,敌视新手的现象都非常严重,从环境上就没有给“萌新”成长的机会。反观麻将中新老玩家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其乐融融,画面一片和谐。

所以就“麻将”与《三国杀》来说,明显后者想要做到精通难度更高,这颗国产桌游界的“常青树”,再不想想办法补充些新鲜血液,已经掩盖不住内部“腐朽”的事实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夜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