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清代以前, 绿松石被称为 “ 甸子” , 因其颜色具有特殊的蓝色 , 颜色淡雅美丽 , 一直受到古今中外人们的追捧 , 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宝玉石之一 , 被列为中国四大名玉 。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制作佩戴和使用的历史已经有500 年以上,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被先民制成装饰品广泛运用,但是作为四大名玉之一的绿松石有哪些用途你知道吗?最主要的用途则有以下两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宗教信仰

1.宗教信仰

藏区 的少数民族 , 对绿松石有着特殊的情怀。在西藏 , 佩戴绿松石饰品 , 是对爱人长寿健康的祝福 , 如果没有佩戴绿松石 , 就像缺少一个伴侣, 藏族人把绿松石作为供佛的七宝 之一 , 具有辟邪祈福的作用 。 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 藏王的臣民不许将任何一块绿松石丢进河里 , 因为那样做灵魂也许会离开他的躯体而使之身亡。 护身符容器在亚洲是一种重要的珠宝玉器。每一个藏民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容器来装宗教的书面文契。

从居于高位的喇嘛衣服上裁下的布片或袖珍宗教像等保护性物件。 这种容器可 以是平纹布袋, 但更多的是雕刻精巧的金银盒 , 且很少不带绿松石装饰。 有时居中放一块大小适当的绿松石 , 有时将许多无瑕绿松石与钻石、金红石和祖母绿独到地排列在24K黄金祖传物件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 在拉萨地区和西藏中部 , 流行一种特殊类型的护身器: 在曼茶罗菩萨像及供奉此像之地 ) 形盒 , 上有金银的两个交叉方形 , 通常在整个盒上都镶饰有绿松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松石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韵味 , 为藏教和佛教所尊崇 , 广泛用于宗教器物之上。 民族特色鲜明,藏、 蒙、 满、 门吧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都喜爱以绿松石作为本民族的特色装饰品。绿松石在西藏文化特征是明显的 , 从诸多方面显现了其辉煌的成就 , 至今仍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绿松石, 作为这一文化特征的一部分 , 对西藏人来说是一种希望 , 不可避免的变化仍将给西藏绿松石的魂与美留下一席之地。

2.配饰

2.配饰

许多西藏人都将绿松石用 于 日常发饰。 传统的游牧妇女将她们的头发梳成 01 8 瓣, 瓣上饰以绿松石和珊瑚。 对藏南的已婚妇女来说 , 秀发上的绿松石珠串是必不可少的 , 它表达了对丈夫长寿的祝愿。 头发上不戴任何绿松石被认为是对丈夫的不敬。 在喜马拉雅地区西部 , 绿松石和其他一些贵重物件被直接缝在女人的衣裙或儿童的帽上。 有时整个外衣的前襟都装饰上金属片 、 贝壳、 各种材料的珠子、 扣子和绿松石。 孩子帽上的食物还有保护作用。

大多 数藏族妇女还将绿松石串珠与其他贵重物 品如和 田玉 、 珊瑚、 唬拍 、 珍珠等一起制成的项链。 男 性的饰物则 比较简化 , 通常用几颗绿松石珠子与珊瑚 串在一起围在脖子上, 或在耳垂上用线系上一颗绿松石珠。 尼泊尔西北部的妇女以戴一颗边上配两颗珊瑚珠的长 07 m m 绿松石块为荣。 戴上这一 件珠宝 , 对外 出经商的丈夫来说 , 意味着身家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的任何一件珠宝玉器机会都镶嵌绿松石。例如 24 K 金、银或青铜和白铜戒指上镶绿松石是很常见的。 在藏族有一种传统戒指呈典型的 “ 鞍” 形, 往往比较大 , 藏族男性喜欢将它戴在手上或头发上, 女人则喜欢绿松石镶嵌的小戒指。在西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耳垂 , 与汉族女人一样 , 耳垂是成对穿戴 , 而男性是在左耳 ( 一只耳 ) 上佩戴饰品。

在西藏拉萨 , 贵族戴的耳垂令人大开眼界 , 往往用金、 绿松石和珍珠制成的大型耳垂一直从耳边拖到胸部。西藏中部的妇女在隆重场合会佩戴的一种花形耳饰 ( 称之为 “ 耳盾” 也许更合适,因这些耳饰被小心地安置在耳前 , 并结在头发上或发网上 ) , 其整个表面都布有绿松石。 另 外还有许多 饰物都有绿松石作为装饰 , 如带垂和链子、 围裙钩、胸饰、背饰、发饰和金属花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在藏文化区传统珠宝中的绿松石在日常生活中仍可见到 , 但绿松石使用呈下降趋势, 不少精细的 民间珠宝进人炼金人的柑竭或流人西方收藏家之手 , 近几年, 身价堪比黄金,成为投资收藏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