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中旬,生态环境部召开了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在总结了2019年蓝天保卫战工作进展的同时,也提出了2020年的工作安排。根据2019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报告,2020年将持续推动PM2.5和O3协同治理,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才能确保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环境污染治理,特别是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问题需要依托第三方的重要技术支撑,这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也促使了环保行业的加速发展以及更多的研究投入,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正在各自领域中深耕,淮南科溯环境就是代表者之一。

当前,无锡市已经提出运用建成的VOCs网格化监测系统,动态监控园区及重点企业VOCs排放情况。淮南科溯环境推出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网格化监测溯源系统,正是服务于《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用于及时排查问题实施整改,切实降低园区及周边VOCs和臭氧浓度。

挥发性有机物(VOCs)网格化监测溯源系统的重点,在于网格化监测。

首先监测端要精准,其次溯源分析端要智能,监测端应选用国标法的GCFID系统,能够精准的测量原始数据;溯源分析端应集成大气扩散与轨迹分析模型,能够延伸识别污染气团的来源。

这是因为污染源排放进大气后会迅速稀释扩散,一般传感器的反应时间较长,检测精度较低,很难测到环境大气中的VOCs,同时污染源一般都远离监测点位,测到高值往往是污染气团传输延伸的结果,因此需要经过气团轨迹后推,才能定位到源头。

系统技术原理:
系统通过网格化布设小型VOCs国标法监测仪,对区域内VOCs的浓度分布,扩散传输过程,时空变化规律等进行在线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大数据溯源系统,大数据系统同时实时接入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源、卫星等数据,在线进行VOCs污染的物理方位、化学组成、变化趋势等进行计算分析,为短期排查散源治标,长期统计基础源治本做科学决策支撑,为大气PM2.5与O3协同治理提供数据分析保障,助力《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计划。

系统特点:

1、监测仪采用国标的GCFID法,反应灵敏,数据精准;

2、网格化系统专业化、智能化,不仅仅是显示数据,更是深度加工分析数据,协同计算可视化;

3、网格化系统高度兼容性,可扩展性,可将现有超级站、微站、走航车等基础数据无障碍接入,并进行协同分析,扩大产出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各项大气环境治理难题,科溯环境将不断提出更完备的应对方案。作为污染治理所需要的专业第三方,必须时刻给予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有力配合生态环境部会与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最后取得积极成效。

未来,淮南科溯环境将继续扎根环保领域,坚持做好源头控制和综合治理,提高环境治理的精准性、科学性,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