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傍晚,在日本全国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紧急事态”终于解除,外出自律、停业停工也逐渐缓和,人们已经站在了恢复正常生活的起点。

日本政府和专家都提醒民众,还要警惕后续的第二波、第三波感染,今后要继续注意防护。

日本政府与其他国家不同,疫情中发出的措施没有强制力和惩罚条例,好在大多数日本人都自觉遵从这个规则,自我克制经济活动和外出,避免了感染爆炸和医疗崩溃等危险的事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次疫情中,被揶揄为“自律警察”、“新冠警察”的群体歇斯底里的行为随处可见,令人十分头疼。

什么是“自律警察”?

所谓的“自律警察”,指的就是对疫情中没有接受停业要求的店铺、没有戴口罩的路人等进行骚扰、涂鸦、通报等自诩“正义之士”的一类人。

严重一点的人,甚至会对在收银台排队时距离接近的人进行过度批判,对感染者进行非议和攻击。有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采取近乎于犯罪的行动,严重影响到商店和民众的正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国39个县解除紧急事态的5月6日,茨城县石冈市自然动物公园重新开始营业,之后就收到了不少的匿名恐吓电话:“你知道重新开始会怎么样吗?”、“我要杀了你!”

一位在东京都内经营居酒屋的男性表示,他是按照政府要求正常营业的,但却有人在他家店面外墙上贴了一张写着“病毒很有可能定居在这里,所以请不要靠近”的纸,不少餐饮店也表示遇到了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的骚扰不仅是贴纸条,店里常会收到电话问“为什么开着?”,有的店一天会收到70~80个投诉电话;也有人擅自从外面拍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网上进行批判。尽管是按照东京都的要求进行营业,但这种骚扰却无法停止。

更偏激的人已经不只是张贴纸条、打电话骚扰,甚至有人用石头砸了商业街上营业店铺的玻璃,这几乎算是“恐怖行为”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对营业店铺的骚扰,这类人对车牌也盯得很紧,因为车牌能够看出汽车登记的行政区,所以“自律警察”看到外县过来的车辆,就会进行骚扰。

栃木县一家弹子球店的停车场内,横滨车牌的车下散落着无数的钉子,茨城车牌的车前玻璃上居然被人扔了生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恶劣行为逼得许多挂外县车牌的车主,纷纷在车身贴上「我住在这里」的贴纸,告诉民众自己并不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人,希望不要进行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会“强迫自律”?

为什么在疫情中,会出现这种强迫别人自律的人呢?社会心理学家碓井真史提出了他的看法:“最大的原因是会感到不安吧。自己生病的不安,对自己周围和居住的街道、地区的感染增加感到不安。”

筑波大学教授原田隆之则认为,影响因素很多。

对统一性的压力

日本人一直被认为具有着集体主义以及同调压力高的国民特性。简单来说,就是日本人喜欢说“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具有很强的从众性。如果有和大家不一致的人存在,就会对其产生排斥。

日本文化又被称为“耻文化”,人们不以内在伦理基准去判断事物、决定行动的是非,而是在意别人的眼光,认为“不那样做的话会很丢脸”,以外部因素来判断行动的善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集体主义

原田教授认为,“自律警察”这一类人是过度集体主义、比起个人尊严更重视集体规则的人。

确实,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如果社会不能团结一致遵守规则,可能会导致感染蔓延的危机。这种时候,人们需要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但“自律警察”以保护社会为理由,擅自惩罚不遵守规则的人,则是一种行动过度。

寻求社会公平

教授还提到,有“觉得不公平”的因素在内。在多数人为了遵守规则做出牺牲的情况下,有人却为了获得利益破坏规则,扰乱了社会公平,自然就会受到排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律警察”是犯罪?

这样的过度行为,事实上是否属于犯罪呢?日本律师河濑季先生表示,多数已经触犯了法律。

“首先,在门上贴纸之类的话会妨碍业务,所以涉及业务干扰罪”,“如果对店长说要杀了你之类的话,那就是恐吓罪。”

对于泄露感染者个人信息的事件,也涉及到名誉损害罪名或是民法上的“隐私侵害”,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还有说“这里有病毒”以及骂人的话语,都属于诽谤中伤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律师表示,这些罪名都会被判处徒刑或是罚款,“自律警察”只是一个讽刺的说辞,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警察,也没有权利对别人进行审判。

虽然日本已经解除紧急事态,但政府还是继续请求民众自我克制,经营活动也是分阶段逐渐开放中。在此期间,也许还会有人以“自律警察”的身份进行活动,请铭记,这是在犯罪!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自律警察”呢?你如何看待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