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简明扼要指明“新基建”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每开启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大致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并带来一波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中国修路、修桥、造高铁、建4G网络等经验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对GDP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只不过,随着传统基建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新基建”迎头赶上,且几乎覆盖全行业,不仅带来了新旧动能转换,还是全行业、全社会转型升级的一次机遇,中国经济将由此开启全新周期。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两新一重”成为今年“新基建”主要发力点。这其中,城市停车既面临技术介入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又有老旧小区改造的必要性,还是交通行业治理的短板,基本契合“两新一重”的主要布局点,继而成为首批建设重点。

在近日召开的“2020停车产业金融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城市交通运输中心主任程世东表示,近年来,国家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停车产业也已列入新基建范畴。在地方财政紧缩的大背景下,政府投资更多地由建设投资转向管理投资,城市级智慧停车行业会是一个重要领域。

深圳作为全球首个提出建设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城市,从顶层规划到具体实践,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不少城市已经明确将智慧停车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工程,而疫情更是起到了催化作用。一方面,无人化、智能化的智慧停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疫情后汽车消费景气,私家车出行量暴增,也对智慧停车高效管理形成了巨大需求。

不可否认,智慧停车正在成为城市交通新常态。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高层会议数次提出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并将其列为“新基建”重要内容,智慧停车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新基建”大举推进,智慧停车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成为“新基建”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