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的一天,叶帅找到常乾坤,说:“枣园有电话来,要你去,想是谈你们去东北的问题。”

常乾坤听到这话,高兴极了,连饭都顾得上吃,就跑去枣园见任弼时。

任弼时也很兴奋,说:“你们的愿望快要实现了。中央要你们马上赶到东北去,设法创办一所航空学校,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你看怎样?”

常乾坤听完这话,心里非常激动,说:“这是我们早就盼望的,我们要坚决完成党交给的这个光荣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弼时说:“我很了解你们的心情,长翅膀的人是坐不住的,你们需要辽阔的天空,是吗?”随后又笑了笑说:“赤手空拳办航校,会有许多料想不到的困难,遇到问题要随时请示东北局和民主联军总部。”

1945年10月15号,常乾坤临行前,总理对他们说:“这次到东北办航校是件大事,是党和人民创建航空事业的一个开端,要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要有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一定要把航校办起来,而且要把它办好。”

带着总理的嘱托,常乾坤带着几个人辞别了延安,奔赴东北。

其实,创办一所航空学校,是常乾坤憋了很多年的梦想。

常乾坤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后来被选拔进入航空学校,又被派去苏联深造,学习航空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苏联人还有点瞧不起中国人,当常乾坤报考苏联航空最高学府时,苏联考官直接拒绝了他,说你是中国人,连飞机都不会开,来这里干什么?

常乾坤不服气,说:“如果不相信我的水平,请把你们学校最好的几个学生叫来,我愿意跟他们比试一下,如果我输了,立刻走人。”

经过比试,常乾坤的所有成绩都名列前茅,让苏联考官大为赞叹,当场同意了他的入学申请。

毕业后,苏联空军司令亲自指示,常乾坤可以直接进入苏联空军。但是,常乾坤却婉拒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祖国正在被日军轰炸,自己既然学到了本领,就应该回国效力,报效祖国。

常乾坤回国后,去了延安,向主席申请建立一所航空学校。

但是,当时八路军的条件众所周知,根本没有飞机可供教学,常乾坤的这个梦想也一直憋在心里,直到1945年才终于得以实现。

到了东北之后,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将东北老航校建立了起来,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了各类地空勤人员5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8月,常乾坤向主席汇报有关情况,当听完常乾坤的报告后,主席高兴地说:“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今天办成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培养了一些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常乾坤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协助刘亚楼,将空军迅速组建了起来。

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空军明确表示不会参战,主席决定由人民空军参战,和朝鲜空军并肩作战,常乾坤担任中朝联合空军副司令。

在志愿军司令部,常乾坤见到了彭老总,彭老总严肃地对他说:“如果按时完成任务,第一个得勋章的就是你;如果完不成任务,第一个杀头的也是你!”

常乾坤深感责任巨大,半点马虎不得,凡事都亲力亲为,最终指挥志愿军空军,打赢了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战后,金日成亲自给常乾坤颁发了勋章。

1955年授衔时,常乾坤因为在我军早期资历太浅,争议很大,但在总理的力挺下,常乾坤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3年5月20日,常乾坤因积劳成疾,在工作中突然离世,年仅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