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会未提“房地产税”“长效机制”意味着什么?

两会期间,相比往年,今年针对房地产的内容并不多,会前外界普遍关心的房地产税、长效机制、公积金等关键词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并未提及。尤其是关于房地产税立法进程,曾在201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用了“稳妥推进”和“稳步推进”来表述。对此,业内人士解读认为,未提及之前市场担忧的这些关键词,是对房地产市场偏利好。

2.今年两会,地产大佬们关注了哪些问题?

据了解,今年两会有6名全国人大代表和17名全国政协委员来自房地产行业,其中不乏地产业内的领军人物。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房地产的销售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因此,有政协委员建议适度调整房地产政策、适当放松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融资限制,做好房企兼并重组工作,避免中小房企大面积倒闭,但在适度调整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亦不能放松。相较于全行业政策,不少业内人士则聚焦于区域市场的发展,建议酌情放宽港人于大湾区内购置一手或二手物业,以及内地第二套物业按揭条件和共有房屋申请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优质物业的价值再次被认可。还有一些地产大佬则聚焦于解决建筑行业粗放、效率低的现状。

3.央行一周开展6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单日回购规模创新高

5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5月29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中标利率2.20%。按此计算4日时间,央行累计逆回购金额达到了6700亿元。其中,28日逆回购规模创造了2月10日以来单日最高。

4.沈阳市三年盘活闲置厂房85.9万平方米

以1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作为“主战场”,沈阳市三年累计盘活闲置厂房85.9万平方米,为产业发展释放新空间,与此同时着力抓好精准招商,“腾笼换鸟”壮大发展新动能。今年前4个月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租赁或购买厂房的项目占比达36.8%,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

沈阳市聚焦产业特色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市36个主题产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4500余家;聚焦创新要素开展楼宇招商,去年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家,为全省第一;聚焦协同发展开展飞地招商,今年一季度全市签约落地飞地项目179个,助推县域开发区盘活闲置厂房7.4万平方米。

5.林中:房地产行业已由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生性增长

中城联盟轮值主席、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当前疫情带给房地产行业的一大挑战,是危机生存能力的挑战。现在房地产行业的交易面积想要超过2019年是很困难的,部分房企的增长其实来自于其他企业规模的缩减,也就是所谓的“此消彼长”,行业的外延式增长更多转变为内生性增长,从粗放型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今年很多房企都调低了增速。存量时代下,大型房企只要不犯错,小型房企很难追赶;再是行业洗牌、兼并都在加剧;另外,目前城市分化变得明显,表现为扩张型城市与收缩型城市互相现,房价上涨与下降的城市互现,城市板块间的分化也在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